亚祝
官名。周代置,掌祭祀祷祝。《逸周书·尝麦》:“少祝导王,亚祝迎王,降阶即假于大宗、少宗。”
官名。周代置,掌祭祀祷祝。《逸周书·尝麦》:“少祝导王,亚祝迎王,降阶即假于大宗、少宗。”
书名。唐元稹撰。成书于长庆年间,故名。原为一百卷,已佚。通行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董氏翻刻本,六十卷。《四部丛刊》据此雕本影印。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元稹集》,六十卷,外集八卷。
官署名。北宋熙宁中置,掌拘辖诸军剩员,以供宣借役使。初以提点仓草场官勾当,后命步军司兼领。元符元年(1098),置为步军司差使剩员所,以文臣升朝官二人管勾,隶兵部。
①刑名。将犯人发配到边远地方。《北齐书·元景安传附弟种传》:“自外同闻语者数人,皆流配远方。”唐律规定,犯流刑应发配至配所服役,三流俱役一年,加役流则役三年。其妻妾亦须随之同去,祖父子孙欲随者听之。②
鬲又作革。商人。大臣。见纣王无道,乃自殷适周,佐武王以灭商。
本作行在所。皇帝所在之地。蔡邕《独断》云:“天子以天下为家,自谓所居为行在所,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汉书·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此指长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遣侍御史
官署名。即“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官名。掌文书。位在正令史、书令史之上。魏、晋、南北朝尚书、中书、秘书等省多置。亦省称主书。中书省初用武官,南朝宋以后改用文吏。北齐唯置于中书省,去“令史”之名。一说陈亦去“令史”名。隋复加令史,大业三
对疑难重要案件,奏请朝廷复审,称奏谳。《后汉书·郭躬传》:“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躬奏谳法科,多所生全。”宋代规定,州县有疑狱许奏谳,由大理寺判决,刑部详议,上报中书,请皇帝定案。
宋国子监的别称。
?—1018宋时天竺乌填曩国(今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地区)僧人。通狮子国、三佛齐、阇婆及于阗等国文字。与从弟法贤均以佛经汉译为事,太平兴国七年(982),与天竺僧天息灾等同至宋,受宋太宗召见,在译经院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