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翟
古族名。即代戎。北戎的一支。春秋时,北戎一度强大,活动于晋国北面和东面;被晋击灭后,其余部移居晋北代地,称北戎。后赵襄子借宴请代王之机,将代王及其从臣全部杀死,然后出兵灭代。
古族名。即代戎。北戎的一支。春秋时,北戎一度强大,活动于晋国北面和东面;被晋击灭后,其余部移居晋北代地,称北戎。后赵襄子借宴请代王之机,将代王及其从臣全部杀死,然后出兵灭代。
官署名。原指收纳谷米的场所。北宋初,设提点仓场官领诸仓场,掌受纳租税,出给禄廪,隶三司。元丰改制后,于仓部下设仓场案,掌粮草收支。明宣德五年(1430)设总督仓场,掌京师及通州等地仓场粮储事宜,后增户
旧指赋税中原定征收之实物。如米麦豆丝绢等。改征其他实物或货币的称“折色”。《明史·食货志二》:“云南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明、清均有此称
①(?—1565)明山东朝城(今山东莘县西南)人。嘉靖进士。历任陕西三边总督、宣大总督。三十九年(1550)擢工部尚书,改南京兵部尚书。后任总督宣大等处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卒于官。②地区名。长江在芜
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观点。《汉书·董仲舒传》:“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与“天人感应”同义。参见“天人感应”。
官名。汉承秦置。属廷尉,秩千石,东汉省。
书名。书画著录书。明汪砢玉著。砢玉,字玉冰,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流寓浙江嘉兴。是书分《书录》、《画录》各二十四卷,载录其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款识、题跋以及藏家的收藏目录,约八十万言。著录作品千余件
唐天宝、至德时改宋州为睢阳郡。郡城当汴渠冲要,至德二载(757)安庆绪遣将攻城,张巡、许远死守十月,江淮赖以保全。参见“宋州”。
战国齐地锄柄之俗称。《管子·轻重己》:“鉊、鈶、叉、橿,……所以御春夏之事也,必具。”《释名·释用器》:“锄……齐人谓其柄曰橿。”
打击兵器。多以坚硬木棒制作,形制繁多。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灵活。据载,商周时就广为士卒使用。一般长四五尺至丈许不等,其制式、使用亦多有不同,有多种称谓,如殳、棒、棍、杵、杆、杖等。后世类别日繁,形
史书体裁之一。记载割据政权的事迹。东汉明帝时,班固奉命撰述开国以来史事,始列此目。唐修《晋书》,将十六国史事编为载记。清修《四库全书》,史部列有载记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