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商
唐杂税之一。初见于南北朝。建中三年(782),德宗为筹措用兵两河军费,以向富商借钱为名,行剥夺之实,拟得五百万缗,但经严峻搜索,总京师富户田宅奴婢之估仅八十万缗,乃括僦柜质库,查封商贾贮藏于邸店、柜坊、质库之钱财,及粜于市之粟麦,封其柜窖,皆“借”其四分之一,长安因之罢市,计借商及括僦质共得二百万缗。后世有模仿之举,如乾符五年(878),太原借商人助军钱,得五万贯文。
唐杂税之一。初见于南北朝。建中三年(782),德宗为筹措用兵两河军费,以向富商借钱为名,行剥夺之实,拟得五百万缗,但经严峻搜索,总京师富户田宅奴婢之估仅八十万缗,乃括僦柜质库,查封商贾贮藏于邸店、柜坊、质库之钱财,及粜于市之粟麦,封其柜窖,皆“借”其四分之一,长安因之罢市,计借商及括僦质共得二百万缗。后世有模仿之举,如乾符五年(878),太原借商人助军钱,得五万贯文。
汉代卫戍京师的屯兵。以营垒在未央、长乐两宫北,故名。因其戍卫京师,地位重要。吕后病重时,令吕禄为上将军,将北军。太尉周勃先收北军兵权,得与大臣诛诸吕。武帝平百粤后,扩充北军编制,置八校尉。以中垒校尉掌
宋时掌收皮革、筋角,以供作坊制造军器等物的机构。神宗元丰改制后,隶军器监。
官名。三国魏置散骑常侍,即汉代散骑及中常侍之合称,于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十六国时南凉有中散骑常侍。
书名。亦称《陆宣公翰苑集》、《陆宣公集》、《陆宣公文集》。唐陆贽撰。二十二卷。贽久任翰林学士,卒谥宣,故名。其中制诰十卷,载贞元中叶前为朝廷起草的诏诰文书八十三篇,原称《翰苑集》;奏章、中书奏议各六卷
1844—1918清末江苏宜兴人,寄籍宛平(今北京城西南),字子静。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支持变法维新,上疏请光绪帝明定国是,并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唐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字复梦。世通经。贞元四年(788),举明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推官,元和元年(806),以直谏刘辟之反而名重京师。累迁礼部员外郎,复出为邵州刺史。后坐事,杖流儋州而卒。曾从卢
书名。东汉王符撰。十卷,三十六篇。据《后汉书》本传,作者出身“庶孽”,终身不仕,隐居著述,不欲彰显其名,故名《潜夫论》。认为万物出于“元气”,谓“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
?—1171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人。皇统二年(1142),为陇州防御使,先后与宋兵战于高陵、秦州、凤翔、饶风关。历任平凉、临洮、延安三府尹、元帅左都监、陕西统军使兼河中府尹、西蜀道兵马都统。世宗即位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高村东北。明万历中,副总兵陈璘攻破石牛、青水诸巢,即此。
?—621隋亳州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人。初为县佐史。大业十一年(615)率众起事,自称迦楼罗王,人称可达寒贼。众至十余万。引军渡淮,活动于荆、沔及山南郡县。武德元年(618)于冠军(今河南邓州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