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脩
十六国时人。鲜卑族拓跋部。代公拓跋猗卢长子。性凶强。因猗卢宠少子比延,欲以为嗣,遂出镇新平城(今山西大同南),统领南部。后因不愿从父命而拜比延,遂与猗卢交战,并败杀之。后为拓跋普根攻灭。
十六国时人。鲜卑族拓跋部。代公拓跋猗卢长子。性凶强。因猗卢宠少子比延,欲以为嗣,遂出镇新平城(今山西大同南),统领南部。后因不愿从父命而拜比延,遂与猗卢交战,并败杀之。后为拓跋普根攻灭。
书名。南宋蔡幼学撰。四十卷。采国史、实录等书为之。起建隆,止靖康。依《春秋》之法,参以司马光《举要历》、吕祖谦《大事记》之例,所记政事大略,惟每岁先列宰执拜罢。
?—前577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03—前577年在位。名荣。秦共公之子。继共公即位。秦桓公十年(前594),秦攻晋,晋魏颗败秦军于辅氏(今陕西大荔东)。鲁成公十一年(前580),与晋厉公相约盟于令
战国时魏国人。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弃赵攻魏,取宁邑(今河南获嘉),他恐魏与秦媾和,对魏安釐王说,与秦媾和就是示魏弱,弱则召攻。事见《战国策·魏策四》。
?—537东魏大安捍殊(今内蒙古固阳南)人,字世宁。鲜卑族。本籍清河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祖为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镇将,因居北边。其父兄于北魏末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事时战殁,乃负骸骨归尔朱荣,从攻邢杲
?—1032哈喇汗朝在于阗之第一代汗。即《宋史》之于阗黑韩王。哈森·布格拉汗之子。率军攻于阗,经长期围困始攻陷之。自是于阗由信仰佛教而改宗伊斯兰教。
隋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字信诚。北周武帝时,手刃杀父仇人于长安,伏阙请罪,被赦免。累迁内史中大夫。入隋,任尚书考功侍郎,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省凡有奏事,多所驳正,公卿畏惧。俄以本官检校太子左
北宋成都(今属四川)人,字圣从。景祐进士。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畏避,曾论劾当朝权贵陈执中、杨怀敏等。后以中伤韩琦,声望下降。以亲老出知汉、梓二州。入判银台司。英宗朝移知永兴军及河南府。晚年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隋义宁元年(617)李渊自太原进军关中,“军贾胡堡”,即此。
书名。唐李公佐撰。六卷。公佐与从弟李正封阅读史馆所修国史,以成德、魏博、卢龙诸军镇叛乱事不详备,乃综录老僧智融口述及谷况《燕南记》,撰成本书,以补充国史之疏漏。已佚。
明山东日照人。万历进士。天启中由庐江知府入为御史,附魏忠贤,先后谄事魏广微、洪铨、崔呈秀,与李鲁生同有“四姓奴”之称。出督畿辅学政,呼魏忠贤为“九千岁”,建祠天津等地,官加太仆卿。崇祯初,定“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