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器钱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许百姓自铸农器、烧器、动使诸物,每亩输农器钱一文五分足,随夏秋税二时送纳。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许百姓自铸农器、烧器、动使诸物,每亩输农器钱一文五分足,随夏秋税二时送纳。
书名。清佶山等纂修。五十六卷,卷首四卷。记叙两淮盐区生产、销售、转运、课则等规章,是研究两淮盐政的重要资料。嘉庆十一年(1806)成书,有同治九年(1870)淮南书局刊本。
又作粮圉、根圉。商先公。相传为昌若之子。
清代临时性财政措施。分捐纳、捐输两种。捐纳,即向政府交纳一定银两,政府授予各种荣誉虚衔和实职。清初曾屡开捐纳,筹措饷银。乾隆十年(1745)始有经常性捐纳,捐例亦分暂行事例与现行常例两种。鸦片战争后,
见“开国侯”。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始设。一度特任,为会试、乡试主考官。天试、东试、北试、翼试及各省乡试均设正、副一人。翼王出走后,仅存天试。天历己未九年(1859),干王改革科举,改为钦
周代国名。姬姓。始封君为文王之弟虢仲(一说文王弟虢叔)。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平王东迁后,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1599—1662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著名喇嘛,宗教活动家。原名“纳姆哈嘉木措”,出身和硕特部贵族。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被厄鲁特蒙古首领和硕特部拜巴噶斯认为义子,出家为僧。次年赴西藏习经。崇祯十一
见“朔方备乘”。
1630—1662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文玉、泗滨。十三岁时为县学生员。父死后家衰,以卖草药为生。自幼喜欢机械,并制“自然晷”以判时刻,尤善制眼镜,并以此为业。用水晶为原料,以手工磨制,采
1480—1555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安卿,号东洲。正德进士。以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曾力谏阻武宗擒献活虎、活豹之旨。嘉靖二十六年(1547)官至刑部尚书,改左都御史。三十四年卒于任。著有《东洲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