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和
春秋时秦国名医。提出“淫生六疾”的医学理论,论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六气协调使人健康,“过则为菑”。晋平公十七年(前541),晋平公病,求医于秦,秦景公使往晋。视平公气色说,病非鬼神、饮食所致,乃被女色迷惑,非药物可为,劝其生活节制,疾可自愈,如“淫溺惑乱”,“不节不时”则属不治之症。晋人以厚礼送归。还主张臣对君要“谏惑”,反对“直不辅曲,明不规暗”。
春秋时秦国名医。提出“淫生六疾”的医学理论,论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六气协调使人健康,“过则为菑”。晋平公十七年(前541),晋平公病,求医于秦,秦景公使往晋。视平公气色说,病非鬼神、饮食所致,乃被女色迷惑,非药物可为,劝其生活节制,疾可自愈,如“淫溺惑乱”,“不节不时”则属不治之症。晋人以厚礼送归。还主张臣对君要“谏惑”,反对“直不辅曲,明不规暗”。
军事编制。明京军三大营之一,由马步军组成,分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军士主要来自京卫,同时岁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卫所兵,轮班赴京宿卫和操练。此外,十二营、围子手营、幼官舍人营、殚忠营、效义营俱
清代升平署剧本名称。清代凡宫中演戏,均将所演戏目之剧本陈列于看戏者座右,以便随时阅览,称为“安殿本”。其中供皇帝御览者为黄色封面、红色签条,用东昌纸抄写,书法工整。慈禧太后晚年所览之本则字体较大。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始立运粮提举司。仁宗延祐四年(1317)改此名。属兵部。掌大都与上都间陆运粮斛事。置提举二员,从五品,另设副提举、吏目、司吏、委差等。辖海王庄、七里庄、魏家庄、腊八
明神宗朱翊钧语录汇编。叶向高、温体仁等编纂。天启元年(1621)敕修,崇祯初成书。二十六卷。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皇明宝训》,附入残存十二页。
古陶瓷名词。明清时期用于瓷釉的一种原料。《天工开物》:“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当属现今一般所称的群青,又名佛青。《事物绀珠》:“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外国回青,以炼石为伪宝,价倍黄金,已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标一人,正四品,协参领充,奏补。掌督理本标粮饷服装等事,步马标兼管军械。
①亦称宗人。管理宗事、主持礼乐的家臣。《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韦昭注:“家臣称老。宗,宗人,主礼乐者也。”②同族中有地位的老人。《南史·萧琛传》:“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大业三年(607)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诸鹰扬府府兵。又置护军四员,掌副贰将军,寻改武(虎)贲郎将,又置武(虎)牙郎将六员,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司兵、司骑、司铠等员,军士
又译朵儿边、秃鲁班、度礼班、都鲁班。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由孛端察儿的伯父都蛙锁豁儿四个儿子的后裔组成,游牧于贝尔湖附近,与塔塔儿部为邻。金泰和元年(1201),其首领合只温别乞与其他部结盟,推举札木合
古部落名。唐代乌蛮之属。居今云南鲁甸县西洒鱼河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