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今河南淇县西。《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成都王颖讨赵王伦,“前锋至黄桥,为孙会、士猗、许超所败,杀伤万余人,士众震骇”,即此。
①渤海国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一说在和龙市西古城子西南;一说在辉南县境。因地产铁而得名,为渤海产铁区。②元置。治今甘肃岷县东北。属脱思麻路。明洪武四年(1371)改置铁城千户所。
又名西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六年(312),汉刘曜“掠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之民,逾蒙山而归”,即此。
又称金陵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官办军用企业。前身为苏州洋炮局。清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将该局迁至南京雨花台,改称金陵制造局,聘英国人马格里主办。光绪七年(1881)添设火药局。嗣后又两
949—1020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常之。太平兴国进士。通判吉州,历户部推官、淮南转运副使、知制诰、权判大理寺。知广州,以清廉称。擢广南东路转运使。淳化四年(993),为枢密直学士,请置通进银台
①蒙古语的音译。源于突厥语,原义为“合伙”,转义为商人。蒙古时期,指经营高利贷的官商。自大汗以至诸王、公主、后妃,各出本银,委托中亚木速蛮商人经商,发放高利贷,称为置斡脱。发放的贷款,称为斡脱钱,年息
官名。殷代已见。《小屯南地甲骨》第二九六四片有“封人”之称。西周至战国沿置。(1)掌都邑城郭营建及封城疆界的划分。《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
西汉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武帝时,与主父偃、严安等皆为郎中。曾上书言天下之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秦之末世是谓土崩,吴楚七国之乱是谓瓦解。以连年灾荒,加之边境用兵,民多穷困而不安其处,天下已成
满语音译。意为两*卡伦之间巡查、会哨之路。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作鸟侧面。多有长尾,头或作前视,或作回顾,有的头上有上翘或下垂的冠。其中歧冠大尾的一称凤纹。盛行于商至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