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东十三家
明末清初荆西川东地区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抗清队伍。清入关后,大顺军将领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及李来亨等联明抗清,后受南明政权猜忌排挤,相继返归巴东荆襄地区。与姚黄军旧部、川中旧将王光兴、王光昌、谭文、谭诣、谭宏等合称夔东十三家军,坚持抗清。顺治十五年(1658),曾两次进攻重庆。康熙二年(1663),清廷集中川、陕、湖广三省兵力,大举围攻十三家军。经过一年多激烈战斗,十三家将领多英勇牺牲。次年,清军攻破茅麓山,李来亨全家自杀,十三家军余部退入陕南、四川山中,继续抗清。
明末清初荆西川东地区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抗清队伍。清入关后,大顺军将领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及李来亨等联明抗清,后受南明政权猜忌排挤,相继返归巴东荆襄地区。与姚黄军旧部、川中旧将王光兴、王光昌、谭文、谭诣、谭宏等合称夔东十三家军,坚持抗清。顺治十五年(1658),曾两次进攻重庆。康熙二年(1663),清廷集中川、陕、湖广三省兵力,大举围攻十三家军。经过一年多激烈战斗,十三家将领多英勇牺牲。次年,清军攻破茅麓山,李来亨全家自杀,十三家军余部退入陕南、四川山中,继续抗清。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1902.11.14)创刊于日本横滨。月刊。梁启超主办,赵毓林、韩文举、蒋智由、马君武编辑,附设于新民丛报社。通过小说暴露社会、鼓吹改良,以达“新一国之民”的目的。以
又作鄂岭坂或鄂坂、崿岅。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元和郡县志》:“鄂岭坂,在(缑氏)县东南三十七里。《晋八王故事》曰:‘范阳王保于鄂坂。’后于其上置关。”《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魏分兵镇
书名。唐孙愐撰。五卷。仪凤二年(677),长孙纳言为《切韵》加注并订正讹误。天宝十载(751),孙愐重加订正,依据《切韵》,参考诸书,增收韵字,更名《唐韵》。宋景德四年(1007),真宗命陈彭年等校订
即“云南行省”。
奏折。康有为撰。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1898.1.29)总理衙门代呈。极言“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之理,继请光绪帝取法日本,全面维新,并提出了全面维新的纲领
官名。东汉末置,郡府属官,掌教授生徒,不常设。三国魏沿置。东晋大将军府曾置。南朝省置无常。
西周初人。或作史逸,或说即尹逸(佚)。周文王、武王时内史(一作大史),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四圣”。
?—1888清满洲镶黄旗人。咸丰进士。曾任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同治十三年(1874)起,历任刑部左侍郎、泰宁镇总兵、察哈尔都统等职。光绪十二年(1886),擢理藩院尚书。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广明元年(880)李克用自雄武军西还,“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大败之”,即此。
范(範);?—226三国时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西北)人,字文则。善历数与占候。孙权以为骑都尉,领太史令。其术秘不语人,权由是忌恨。后病卒,子尚幼,其业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