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傅

太傅

官名。(1)西周置,为三公之一,位次太师,在太保上。周成王以毕公为太傅。《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据孔传,其职掌为“傅相天子”,与太师、太保“经纬国事,和理阴阳”。其后历代沿置。《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鲍彪注:“太傅本周官,此齐大臣也。”春秋、战国沿置,执掌军政,辅佐君王。西汉平帝时与太师、太保、少傅合称四辅,位上公,无实际职司。新莽沿置。东汉以授元老重臣,居百官之首,秩万石。明帝以后,诸帝即位时皆置,兼录尚书事,行使宰相职权,有缺不补。魏、晋、南朝宋皆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亦一品。位虽尊荣,但除两晋时执掌朝政外,多安置元老勋旧,无职司。北魏、北齐与太师、太保并号三师。北周列为三公之一,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正一品,大业三年(607)罢。唐复置,用作赠予元老大臣的荣衔,正一品。天宝前除授甚少,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正一品。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执掌朝政,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沿置。辽、金、元皆为加官、赠官,正一品。明初置为皇帝的辅弼大臣,权任颇重。建文间罢,仁宗复置。后渐成虚衔,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正一品。清代沿置。(2)太子太傅的简称。(3)西汉初诸侯王国亦置,辅导国王,诸侯王不守法,则向朝廷举奏。成帝时改称“”或“王傅”。

猜你喜欢

  • 盐泉县

    唐武德三年(620)分魏城县置,治今四川绵阳市东。属绵州。地有盐井,四方贾贸者云集。元废。

  • 铁鹞子

    又作铁鹞军。西夏党项平夏部骑兵。总数三千,分十队,皆由党项羌贵族豪酋子弟和亲信组成,骑良马,着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于马上,虽死不坠于地。可以驰骋在平原旷野。作战时,多使之奔袭冲击。西夏大安九年(

  • 获水

    获(獲)《说文》作,《水经》作猚、《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作“获”。孙星衍、杨守敬均以“猚”为本字。《汉书·地理志》梁国杼秋县:“獲水,首受甾獲渠,东北至彭城入泗,过郡五,行五百五

  • 兵法百战经

    书名。简称《百战经》。明王鸣鹤编订,何仲叔参辑。二卷。附图二十幅。其中有炮火药、水火药等火药配方、鸟铳的使用及其他兵器使用的记述。有清刊南阳石室藏版。

  • 元始历

    历(曆)古历名。又名《甲寅元历》。十六国北凉赵��于玄始元年(412)制订。该历摒弃沿用近千年之十九年置七闰月之法,改为六百年置二百二十一闰月,使历法中回归年与朔望月之关系

  • 轮缚大囤

    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北宋政和四年(1114),晏州土著卜漏叛,官军进讨,卜漏据囤固守,为火攻所破,即此。

  • 日南随笔

    书名。清沈家本撰。八卷。为沈氏读书笔记,内容庞杂,其中有考史地、订字正名、时令物产及古诗新释等。可供文史研究者参考。收入《沈寄簃先生遗书》。

  • 张继

    ?—约779唐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襄州(治今湖北襄阳)人,字懿孙。天宝进士。安史乱起,避地吴越。大历时,官检校祠部员外郎,充盐铁判官,分掌财赋,卒于洪州。诗体清迥,不事雕琢。所作《阊门即事》、

  • 楼兰故城

    古楼兰国都城遗址。在今新疆罗布淖尔地区。1900年瑞典斯文赫定考察时,为中国维吾尔族向导爱迪克首先发现。城垣近方形,周长1公里,面积10万多平方米。风蚀严重,民居、寺院、官署遗迹仍可辨析。出土汉钱、晋

  • 掌盖

    官名。又称伞房掌盖。清代内务府武备院所属北鞍库属官。初设时称掌伞总领,二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增为三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正六品,掌伞房事。凡皇帝御殿或祭祀行礼,则负责掌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