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良政
日本青森县人,号子渔。东京水产讲习所毕业。清光绪十六年(1890)赴上海任北海道海带公司分店职员。甲午战争时任日军翻译官。戊戌变法失败后,助康有为等亡命日本。次年在东京结识孙中山。1900年任南京东亚同文书院教授兼干事。是年受孙中山委托赴广东会见郑士良,旋参加惠州起义,与清军交战阵亡。
日本青森县人,号子渔。东京水产讲习所毕业。清光绪十六年(1890)赴上海任北海道海带公司分店职员。甲午战争时任日军翻译官。戊戌变法失败后,助康有为等亡命日本。次年在东京结识孙中山。1900年任南京东亚同文书院教授兼干事。是年受孙中山委托赴广东会见郑士良,旋参加惠州起义,与清军交战阵亡。
官名。(1)帝陵次官。协助管理守卫帝王陵寝。北齐置为太常寺陵署次官。隋沿置,一员,从九品。唐初为从九品,永徽二年(651)加为从七品上,开元间省。天宝十三载(754)改献、昭、乾、定、桥五陵署为五陵台
即“朱祐枟”。
清道光三十年(1850)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夫人格兰德女士(ElizaGillette)在上海西门白云观创办,招入女生二十人入塾肄业。光绪八年(1882),该校由美国女公会派人接管。1914年增设中学部,
?—1450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因事下狱。正统十四年(1449)发动囚徒反狱,旬日至万余人。进围广州城,重创官军。自称顺民天王,建元东阳。次年,巡抚杨信民诱降,欲受抚。官军乘机进击,兵败身死。
?—299西晋人,名玖。父屠羊为业。选入后宫为才人。及有娠,贾后妒之,乃求还西宫,生愍怀太子,年三四岁,惠帝仍不知。太子立,拜为淑媛。贾后既害愍怀,因亦杀之。
元岭北行省城市。意为“鹰人之城”。故址约在今蒙古国翁金河上游,阿尔赫拜雷附近。
明清官员出身之一。凡进士、举人出身及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生、荫生出身者均为正途,其余出身者均为异途。清代定制,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出身,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出身,不得授翰林院、詹事府及吏
宋兖州(今属山东)人,字东卿。宣和中随父官保州(今河北保定),金人南下被掳,在金十五年,天眷三年(宋绍兴十年,1140)归宋。任右从事郎。有《金国节要》三卷。
官名。清代道员之一。兼管驿传与盐法。顺治三年(1646)始置江南驿盐道。湖北、江西、陕西,亦曾设之,后皆改置盐法道。四川改置盐茶道。
见“西域闻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