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主诏书
太平天国印书。又名《十救诗》、《救世真圣主诏书》。洪秀全撰。刊刻年月不详。收妈别崽、姊别弟、哥 别妹、嫂 别叔、爹 别媳、男别女等诗十首,叙隔离男女清心慎言之道,为洪秀全教育其子洪天贵福及婿钟万信等的训言。
幼主诏书
太平天国印书。又名《十救诗》、《救世真圣主诏书》。洪秀全撰。刊刻年月不详。收妈别崽、姊别弟、哥 别妹、嫂 别叔、爹 别媳、男别女等诗十首,叙隔离男女清心慎言之道,为洪秀全教育其子洪天贵福及婿钟万信等的训言。
幼主诏书
地名。在今河南淇县西。《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成都王颖讨赵王伦,“前锋至黄桥,为孙会、士猗、许超所败,杀伤万余人,士众震骇”,即此。
任官制度。北魏孝明帝神龟中,由吏部尚书崔亮奏立此格。因当时武官可依资入选,候选人多而官职少。吏部任用官吏时,以官员停解年月为断,不问贤愚,时间在前者先用,即称停年格。施行后反对者很多,但迄北魏末未改。
1058—1117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元度。蔡京弟,王安石婿。熙宁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侍御史。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极被礼遇。连知外州。绍圣元年(1094)为中书舍人,兼国史修
麴氏高昌和唐时,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耕地名称之一。常见于出土的户籍与土地关系文书。有几种解释:(1)泛指官府辖区的土地,即部内之田。(2)指劣质土地,与常年耕种的优质田“常田”相对称。(3)部、倍为古通假
清代漕项之一。浙江省征收之赠贴银米称漕截。漕粮每石征银三钱四分七厘。乾隆三年(1738)杭、嘉、湖三府漕截每两银又加征火耗二分。
石经名。唐天宝四载(745),玄宗注释、作序并书写《孝经》全文,令刻于石台上,故名。碑额“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十六字,为太子李亨(肃宗)篆书。天祐元年(904),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分建宁、永昌、越巂三郡置。治梇栋县(今云南姚安县北)。辖境相当今云南维西、兰坪、漾濞等县以东,巍山县、楚雄市以北,元谋、永仁、宁蒗等县以西地。属益州。西晋改属宁州,移治云南县
官署名。东汉太仆寺有未央厩,东汉末曹操改乘黄厩,魏晋沿置。北齐与隋、唐称乘黄署,有令及丞。唐乘黄署令秩从七品下。掌皇室车马及驾驭之法。辽南面官太仆寺亦置。
即“蛇节”。
亦称备倭城。明代军事建筑。在今山东蓬莱市。洪武九年(1376)创建。城墙平均高7米,底厚12米,顶厚8米,周长2200米。初为土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甃以砖石。南有振阳门,与陆路相连。北有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