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靖康之耻。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因靖康元年(1126)为丙午年,故称。亦称*靖康之变。
突厥语音译。汉译狄银、的斤、惕隐等,唐宋史书误为特勒。突厥、回纥等汗国官名。多由可汗子弟担任。地位次于叶护和设,只统部落,不领兵马。
台湾高山族中平埔人的一支。散居于今宜兰县一带平原。
①又作敬、敬发、惠、发惠。夏王。皋之子,桀之父。即位后,诸夷、淮夷来朝献舞(古本《竹书纪年》)。②古族名。又称毫或彭。活动于渤海之滨。发与勃、渤同音,中原人称渤海,即为发族人所居附近之海意。后北迁,西
①北宋漕运四渠之一。因流经都城禁苑而得名。建隆二年(961)凿渠引荥阳县(今河南荥阳市)京、索等水东过中牟县,凡百余里,抵都城开封府西。架槽横绝汴河,东汇于五丈河。乾德三年(965)复引贯皇城内苑,作
清政府拨给新疆维吾尔族各级伯克作为俸禄的耕地。乾隆时,三品阿奇木伯克授田两百“巴特满”,七品伯克授田三十“巴特满”,同时拨给数量不等之“燕齐”(即种地人)。嘉庆时有所削减。然伯克多利用职权私自扩大占地
官署名。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改原京师南京的国子监而置。设祭酒一人、司业一人,下设监丞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学正五人、学录二人、典籍一人、掌馔一人。后革助教二人、掌馔一人、
周代散布在今安徽庐江、舒城一带的偃姓诸小国,计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国,后多为楚所并。
南宋兖州(今属山东)人,字德卿。以父荫补官,隶侍卫马军司。开禧北伐,率敢死军力战,取泗州东西两城,又败金兵于灵璧(今属安徽),以功除右骁卫将军,复授达州刺史。坚守楚州、六合,除镇江都统制,兼知扬州、淮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约章。光绪九年八月(1883.9)由清朝代表彭光誉与朝鲜官员鱼允中签订。签约地点不详,或说汉城。凡十六条。主要内容:(1)中国吉林在图们江畔的和龙峪、西步江,朝鲜在相宜地方,各设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