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文庆等纂辑。八十卷。自道光十六年(1836)议禁鸦片始,至二十九年坚拒英人进广州城止,计十四年,凡上谕廷寄及内外臣僚奏章,中外往来照会书札,其有涉于外务者,悉编年纪月,按日详载。成书于咸丰六年
?—1359元末人。大宋红巾军将领。原为赵君用部将。至正十七年(1357),从海宁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入海,攻克胶州(今属山东)、莱州(今属山东)。十八年春,克青州、沧州、济南等地。杀元宣慰使董抟霄
?—1642明末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十七世纪二十年代,配合哈喇忽刺与喀尔喀和托辉特部作战。三十年代前后,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寻求新牧地需要,以及受沙俄南侵威逼,率土尔扈特部及部分和硕特、杜尔伯
①宋代通判俗称。参见“守倅”。②副职。《周礼·夏官·戎仆》:“戎仆掌驭戎车,掌王倅车之政。”郑氏注:“倅,戎车之副。”
①吏职名。唐代太子左春坊内直局置,员十二至三十人。掌服饰伞扇。②官署名。明代东宫典服局及王府典服所简称。
徒刑名。男子因罪押送戍边服苦役,期限一年。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云中守魏尚因坐上功首虏差六级,故“削其爵,罚作之”。《汉旧仪》:“男为戍罚作,女为复作,皆一岁到三月。”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矟下士以佐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巴济吉尔伯克”。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亦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近代中国一大社会思潮。鸦片战争后,魏源首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中体西用论之思想先导。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咸丰十一年(186
①翰林院之别称。②翰林之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