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
南宋明州鄞县(今属浙江)人,字寿玉,一字国器。高宗时任临安於潜县令。访问田夫蚕妇,制成耕图二十一幅,织图二十四幅,每幅都附有诗,图文并茂,“农桑之务,曲尽情状”,对后世的一些农书产生了较大影响。参见“耕织图”。
南宋明州鄞县(今属浙江)人,字寿玉,一字国器。高宗时任临安於潜县令。访问田夫蚕妇,制成耕图二十一幅,织图二十四幅,每幅都附有诗,图文并茂,“农桑之务,曲尽情状”,对后世的一些农书产生了较大影响。参见“耕织图”。
1223—1302元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人,字君玉。太原路金银铁冶达鲁花赤谢睦欢子。忽必烈宿卫。宪宗六年(1256),以工部提领督建上都城。后从忽必烈攻宋鄂州。中统元年(1260),任平阳、太原
清初圈占民人土地辟为庄田、牧场,安置东来旗人。顺治二年(1645)“令民地为旗人指圈者,速以他处补给,美恶务令均平”,是为圈拨。十年停止。
战国燕邑,以涿水得名。即今河北涿州市。《韩非子·有度篇》曰:“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秦置县。
即“刘峻”。
见“三事忠告”。
?—1130亦作王念九。宋人。建炎四年(1130)四月,借宗教集教徒、农民数万人起义于信州贵溪(今属江西)。攻克贵溪、弋阳两县,众至二十余万人。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江东宣抚使刘光世等率兵镇压,起义失败
唐末五代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字延吉。幼嗜学,性方直温润,时人目为“玉界尺”。乾符进士。昭宗时,为翰林学士承旨、御史中丞。后弃官归洛阳。入后梁,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迁左仆射兼租庸使,致仕。末帝
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字子青。道光状元。累迁詹事府詹事兼工部左侍郎。咸丰十一年(1861)与醇亲王奕譞等支持祺祥政变,擢兵部左侍郎兼工部左侍郎,旋迁内阁学士。同治元年(1862)
1749—1834清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松岩。乾隆繙译进士。初授礼部主事,历官兵部侍郎、科布多参赞大臣、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等。嘉庆十九年(1814),任吉林将军,规划旗人屯垦。次年驻双城子,派员履
清光绪元年(1875)改土田州置。治今广西田阳县。五年,移治今田东县。属百色直隶厅。1936年改为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