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武冠

武冠

亦称武弁大冠。武官、侍从官之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晋书·舆服志》:“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古之惠文冠”;“天子元服亦先加大冠,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侍中、常侍则加金珰,附蝉为饰,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至唐,皇帝武弁,为讲武、出征、搜狩、大射之服,有金附蝉,平巾帻;群臣武弁,为武官朝参、殿廷武舞郎、堂下鼓人、鼓吹桉工之服,有平巾帻。参见“惠文冠”。

猜你喜欢

  • 治田

    官名。掌农业生产。一说即“司田”。《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硗,序五种,省农功,谨蓄藏,以时顺修,使农夫朴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于省吾新证:“治田即司田,《管子·立政》作申田之事也,申田即司田。

  • 蜀科

    又称汉科。三国蜀法律。刘备定都成都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共造《蜀科》,为蜀国主要法规。其文已佚,科条可考者有弃市、夷三族、徙等刑种,并规定有反逆罪、私酿酒罪等。

  • 神乐观左知观

    官名。清代太常寺神乐观之属官。顺治元年(1644)设,左、右各一人,正八品。乾隆七年(1742)兼隶乐部,八年裁。

  • 林泰曾

    1852—1894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凯仕。林则徐侄孙。同治五年(1866)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曾赴台湾后山测量。光绪三年(1877)为首届留欧学生赴英,学习驾驶。回国后任北洋海军左翼总兵。二

  • 三十六营

    泛指明末农民起义初期之基本队伍。原在山西各自为战,崇祯四年(1631)众推王自用为首,组成联合部队。拥众二十余万。另,左良玉所率官军亦有三十六营之称。

  • 严讷

    1511—1584明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字敏卿,号养斋。嘉靖进士,授编修。后入直西苑,以撰青词受宠,升礼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四十四年入阁,参预机务。时讥为“青词宰相”。不久因病致仕,卒谥文靖。著作

  • 杂监司

    宋代诸路除转运使司等称监司外,主管特殊事务的官司,如提举坑冶铸钱司、提举市舶司等,可合称杂监司。

  • 藏元

    清末西藏通用货币之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总督赵尔丰奏准由川省鼓铸。每元重银三钱二分,与印度卢比相同。

  • 乐涫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属酒泉郡。十六国前凉割属建康郡。后凉龙飞二年(397)沮渠男成“合众屯乐涫,进攻建康”;西凉建初元年(405)以张体顺为建康太守,镇乐涫,皆即此。北魏平凉,改县为戍,孝文帝

  • 石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石工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