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炮图说后(後)编
见“演炮图说”。
见“演炮图说”。
书名。清陈锦撰。上中下三篇。上、中篇记同治四年(1865)至五年淮军潘鼎新部与捻军赖文光部作战经过,及六年作者在李鸿章幕中之见闻。下篇记七年清军与捻军张宗禹部作战情况。载作者所著《勤余文牍》卷四,有光
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清宣统二年十月(1910.11)孙中山在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与黄兴、赵声等议定广州起义的计划,会后由黄兴等在香港组织指挥机关统筹部,运动新军、防营、会党等
书名。清末徐建寅撰。一卷六篇。徐氏光绪十年(1884)任驻德使馆参赞,后述十九世纪间德国历史成此编。起莱茵联盟、德意志邦联,迄北德意志联邦及德意志帝国建立。概述各次事件始末并制度、立法演变。为中国较早
报纸名。全称《有所谓唯一趣报》。清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日(1905.6.4)在香港创刊。日报。郑贯一主编,黄世仲、陈树人、卢伟臣等编撰。以“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芟政界之荆榛,培民权之萌蘖”为宗旨
书名。北宋张绪撰。十卷。宋初句延庆撰《锦里耆旧传》,记前、后蜀事。绪续其书,起乾德三年(965),迄大中祥符二年(1009)。自平蜀之后,朝廷命令、官吏姓名、政事因革,以至李顺、王均、刘旰起事之迹,皆
明官辑类书。永乐元年(1403),解缙等奉命编纂,参与其事者一百四十七人。书成,赐名《文献大 成》。因采摘不广,记载太略,成祖命 重修。以姚广孝、解缙等监修,翰林学士王景等总裁,于文渊阁开馆编纂,参与
即“廷史”。
官名。(1)唐代亦称府院法直官,为节度使或副大使知节度事属官,置一人。(2)宋代置二人,隶大理寺。掌检选法律条文,以供断狱。以幕职、州县官充任,如以京官充任则称检法官。(3)宋代置,隶刑部。掌记录各地
书名。亦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靖问对》。题唐李靖(封卫国公)撰,实为唐、宋间佚名者作。三卷。用问答体记贞观十八年(644)以来太宗与李靖有关军事问题的言论,计三十八节
官员或使臣外出时持皇帝所授节杖,以示威权。《后汉书·光武纪》:“持节北渡河。”李贤注:“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魏晋以后,军事长官出征或出镇时,加持节即可杀无官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