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漕耗银米

漕耗银米

清代随漕征收之附加税。乾隆八年(1743)定各省收漕州县,除征随漕正耗米,并运军行粮月粮本折漕赠等项银米之外,别收漕耗银米,津贴运军运费、领运随帮官盘费以及留为州县帮补运米不敷脚价、修仓铺垫饭食之用。乃耗外之耗。各省多寡不一,每漕粮一石,山东、河南别征一斗五升,江苏北部别征一斗,江苏南部别征漕费钱五十二文,江西征津贴州县脚耗银三分九厘六毫、米七勺六抄、协济运军银一分三厘七毫,浙江征漕费钱八文至二十一文不等,白粮置备米袋钱五十文,湖北收漕耗米七升、漕费银七分,湖南征漕耗米六升、漕费银自五分至一钱三四分不等。凡漕费钱、贴补州县脚耗、领军随帮官盘费、州县兑漕杂费等不同名目的征收与开支,州县统归之于漕费银米或漕耗银米。参见“漕费银米”。

猜你喜欢

  • 陶庵梦忆

    书名。明末清初张岱撰。八卷。作者依据见闻,不按年代,不分门类,随忆随记,多达一百二十余条。载录明代掌故、风俗、诸工、技艺与宫阙、塔寺、山川、园林之胜,尤备于江浙。为了解和研究晚明社会风貌之笔记资料。有

  • 海隅

    古泽薮名。即《吕氏春秋》、《淮南子》的九薮和《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郝懿行《尔雅义疏》谓今山东蓬莱市、莱州市以西,历寿光、广饶至沾化、无棣等市、县以北,延袤千余里间,即古代齐地海隅薮的范围。或因这一

  • 拱桥

    桥墩台之间以拱形的构件作承重结构的一种桥梁。有石、砖、木、竹四种拱桥,以石拱桥最为普遍。现知最早之拱桥是东汉中晚期的画像砖上刻的一座单孔“裸拱”桥,桥上有驷马轩车,桥下有若干艘船。最早见于文献的是北魏

  • 一作沫。殷王武乙、帝辛(纣)的别都朝歌。即今河南淇县。《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即此。

  • 王爚

    ?—1275南宋绍兴新昌(今属浙江)人,字仲潜,一字伯晦。嘉定进士。咸淳初参知政事。咸淳十年(1274),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德祐元年(1275),元军日迫,力求罢相回乡招募忠义抗击元兵,未获允许,遂渡

  • 四氏学学录

    学官名。又称四氏(孔、颜、曾、孟)学录。明清衍圣公所属四氏学之属官。协掌训课四氏生徒。例由孔氏生员内选用。明制,未入流。清制,初由衍圣公咨部题补,后改由山东巡抚验看,送部题请补授。历俸六年后可升补四氏

  • 假子

    即养子、义儿。唐末代北诸族如同罗、沙陀、契丹、奚等盛行养子制,选骁勇善战者为假子。晋王李克用有义儿军,李嗣本为义儿军使。五代十国时,养子制极为普遍,养子常为亲军骨干,委以重任。如后梁太祖朱温用养子博王

  • 豆沙河

    发源于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流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形险阻。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 筹藏刍议

    书名。清末姚锡光辑。一册。是书辑录清末规划川藏说帖、练兵处条议及赵尔丰、联豫奏疏等而成,起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迄三十三年夏,凡说帖、奏折七件,川滇青藏里距高度表四,青藏山口表三,末附《后藏札什

  • 雷学淇

    清顺天通州(今属北京)人,字瞻叔。嘉庆进士。任山西和顺知县,改贵州永从知县。好为讨论之学,每得一解,必求其会通,务于诸经之文无所牴牾。著有《考订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义证》、《古今天象考》、《夏小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