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济
古国名。见《元史·英宗本纪》。至治元年(1321)曾遣僧往该国及班卜(清译巴勒布,今尼泊尔)取佛经。明清以来藏文史书记吐蕃崩溃后,王室斡松之孙尼玛衮西迁至阿里,其三子分王三处,其中幼子称王左格,又传七、八世至赞楚得时迁到牙济,后绝嗣,国人复自布禳(今西藏普兰)迎另一系入王当地,王系止于支笛梅。近人据碑铭及文书研究,其首邑在今尼泊尔久木拉西北。立国时间在十二世纪。十四世纪支笛梅在位时,疆域包括今西藏阿里南部及尼泊尔中部,后由盛转衰,王国解体。又谓牙济诸王疑非藏族。
古国名。见《元史·英宗本纪》。至治元年(1321)曾遣僧往该国及班卜(清译巴勒布,今尼泊尔)取佛经。明清以来藏文史书记吐蕃崩溃后,王室斡松之孙尼玛衮西迁至阿里,其三子分王三处,其中幼子称王左格,又传七、八世至赞楚得时迁到牙济,后绝嗣,国人复自布禳(今西藏普兰)迎另一系入王当地,王系止于支笛梅。近人据碑铭及文书研究,其首邑在今尼泊尔久木拉西北。立国时间在十二世纪。十四世纪支笛梅在位时,疆域包括今西藏阿里南部及尼泊尔中部,后由盛转衰,王国解体。又谓牙济诸王疑非藏族。
古陶瓷名词。明清时期用于瓷釉的一种原料。《天工开物》:“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当属现今一般所称的群青,又名佛青。《事物绀珠》:“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外国回青,以炼石为伪宝,价倍黄金,已
春秋时楚国及战国时各国封君的称谓。春秋时楚国封君有番君、樊君、黄君等,见于铜器铭文。《墨子·鲁问篇》记楚的鲁阳文君说:“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亦当为封君。战国时各大国封君普遍称君。秦、汉之际刘邦
书名。东晋孔衍撰。十卷。记春秋时有关政治的言论。仿《国语》体。已佚。
官名,即领班章京。“达拉密”为满语领班之意。参见“军机章京”。
隋开皇初置。以境内均水为名。治武当县(今丹江口市西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改武当郡复置。贞观元年(627)废。八年复置。仍治武当县。辖境相当今湖北十堰市、郧县、郧西、丹江口市西北部及陕西白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东南。《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以舟师攻茨湖,官军击却之”,即此。
道家谓以铅炼成之丹。《谭子化书》有火炼铅丹,以代谷食。又名铅华、黄丹,可入药。见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铅丹》。
书名。北宋朱肱撰。三卷。约于政和五年(1115)成书,曾在京师、福建等地刊印。卷一介绍中国酿酒的起源和发展,卷二、卷三具体介绍当时制曲、酿酒工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酿酒专著。后收入《说郛》、《吴兴艺文志
清安徽全椒人,字芳谷。乾隆举人。历任江西浮梁(今景德镇)、新建知县。聪敏勤学,精于历算,通中西之学。著有《乾象拾遗》、《春晖楼集》。惜多散佚。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封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有爵者封邑分配。下设司封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