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烈
江苏苏州人,字君九,号螾庐。早年与传教士合译有《通物电光》等数种物理学、化学著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与第一本中文《物理学》的翻译和重编工作。二十八年据日文原著编译《理科》。著有《螾庐曲谈》。
江苏苏州人,字君九,号螾庐。早年与传教士合译有《通物电光》等数种物理学、化学著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与第一本中文《物理学》的翻译和重编工作。二十八年据日文原著编译《理科》。著有《螾庐曲谈》。
前522—?春秋时鲁国人,字仲弓。孔子弟子。出身贫贱,以德行称,宽洪简重,有施政才,孔子认为“可使南面”。后为季氏宰。主张施政当“居敬而行简”。冉雍
①(460—521)北魏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敬儒。崔光从弟。献文帝攻占南朝宋青、齐二州时,徙为平齐民。以佣书为业。中书令李冲荐为中书博士,转议郎。孝文帝重其才,征为兼吏部郎。宣武帝时,累
四川成都市的别名。五代后蜀后主时,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见张唐英《蜀梼杌》卷下。
捻军重要战役。清同治四年(1865),捻军在河南邓州、鲁山战胜清军僧格林沁部后,采取迂回战术,以拖垮清军。两个月间,捻军东突西奔,由河南转入山东,前锋直逼济南。僧部紧追不舍,疲于奔命。四月,捻军转移到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汉文著述称崩龙,又因其服饰不同,被分别称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潞西市和镇康县,其余分散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
1805—1864清浙江镇海(今宁波东北)人,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道光举人。晚年居鄞县,曾组织诗社。善诗、词、曲、骈文及绘画。作有不少反映鸦片战争的诗篇,其情词悲愤激昂。所著《今乐考证》,为
①佛教名词。合梵文Sila(戒、持戒)和Vinaya(律)的意译而成,或仅指“戒”言。戒者,制也,含禁绝、制止之义,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比
1536—1611明宗室。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郑恭王朱厚烷世子。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嘉靖二十九年(1550)痛其父受诬削爵禁锢,筑土室于宫门外,独居十九年。穆宗初,父冤得白,始入宫。万历十九
西魏置。治普安县(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剑阁、梓潼等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始州,后改剑州。天宝五载(746)复改剑州为普安郡。乾元元年(758)废。
1227—1281元蒙古兀良合部人。兀良合台子。宪宗时,从父攻大理、交趾(今越南)、南宋。世祖即位,留掌宿卫。中统三年(1262),代弟阔阔带为征南都元帅。至元四年(1267)起,连年攻宋襄阳,筑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