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张守节正义引)。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为楚邑。《春秋》昭公四年(前538):“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即此。②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张守节正义引)。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为楚邑。《春秋》昭公四年(前538):“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即此。②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书名。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Hethum I,1226-1269年在位)往返蒙古宫廷的行程录。1244年海屯归附蒙古,后奉拔都之命入朝,1254年离其都城息思(今土耳其南部科赞),先至拔都宫廷。5月
官名。南宋宣抚司之副职。或佐宣抚使掌宣布威灵,抚绥沿边地区及统率一路至数路军旅,或任宣抚使职事。元代为地方行政机构宣抚司之职官,位同知之下,协掌司事。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
清末新式海军之一。创议于同治六年(1867),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是年南洋大臣沈葆桢受命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购法国威远兵船,次年会同李鸿章奏派学生分赴英、法两国学习海军。船舰多由江南制造局和福建
即“汪古”。
见“九陌钱”。
历(歷)书名。北魏张彝撰。五卷。记载历代帝王善恶事迹。起自传说中的庖牺,终于晋末,凡十六代,一百二十八帝,杂事五百八十九。久佚。
云南腾越九关之一。在今盈江县境。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置。为边防土弁驻屯之所。抚夷(土目)由盏达土司思氏保人充任,世职。
见“弦准”。
1030—1097北宋东光(今属河北)人,字莘老。嘉祐进士。调南宫令。以韩琦荐召试,补馆阁校勘。熙宁中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疏反对新法,称其“烦扰”、“聚敛”,使“天下无一物得安其所”,责监衡州盐仓。元
1853—1902清末湖南邵阳人,名尚义,字忠怀,别号直方。副贡生出身。早年游学教读。后曾任本乡团总、巡防营管带。光绪二十八年(1902)一度调省城营务处任职,不久辞归。同年,领导邵阳人民反对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