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子敬
金契丹五院部人,本名屋骨朵鲁,字同文。读书好学,金熙宗时预修《辽史》。海陵王时,为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翰林待制。世宗大定二年(1162),以待制同修国史。改秘书少监,兼修起居注。常为世宗讲论古今。迁右谏议大夫、秘书监。出任河中、兴中、咸平、广宁等府尹。二十一年致仕。
金契丹五院部人,本名屋骨朵鲁,字同文。读书好学,金熙宗时预修《辽史》。海陵王时,为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翰林待制。世宗大定二年(1162),以待制同修国史。改秘书少监,兼修起居注。常为世宗讲论古今。迁右谏议大夫、秘书监。出任河中、兴中、咸平、广宁等府尹。二十一年致仕。
①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南、内丘县西南南青山。《资治通鉴》:唐光化元年(898),朱全忠会魏博兵击李克用,“至巨鹿城下,败河东兵万余人,逐北至青山口”,即此。②即今河北迁西县东北青山口。明嘉靖二十一年(15
隋开皇三年(583)置。初名广通仓,大业初改名。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处,为关东漕米集中地,也是关中地区最大粮仓。隋末杨玄感、李渊起兵,皆曾攻占此仓。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为沙水下游的别称。《水经·渠水注》:“沙水又东而南屈,径陈城东,谓之百尺沟。”
清末民初群众团体。武昌起义后,由黑龙江中学堂学生联合军、商各界发起,于宣统三年十一月(1911.12)在哈尔滨成立,推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为会长,发布《通告书》,号召各族人民展开斗争,迫使周树模宣布独立,
588—653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隋末聚众保乡里。后从李密,说密归唐。武德中,从李世民平窦建德、王世充,从李建成平刘黑闼。武德七年(624),为北门长上,李世民以重金厚结之。九年,玄武门之变成
官名。明末清初郑成功设。其军队分为五军,下辖陆军七十二镇、水师二十镇。每镇五协,共有官兵一千二百人。每协设正领五人、副领十人,掌率兵士。每正领管十班,班设班长。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撰修。始修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完成于大德七年(1303)。已佚。
即“奉恩辅国公”。
即“娵訾氏”。
南朝梁法典。天监元年(502),梁武帝以齐时刑政多僻,欲议定律令,得齐时旧郎蔡法度,云齐武帝时,删定郎王植之集注晋张斐、杜预旧律,合为一书,共一千五百三十条,事未施行。乃以法度为兼尚书删定郎,损益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