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日记
书名。清冯氏撰。抄本。上下卷。主要记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作者于浙江海宁乡间见闻。涉及太平天国乡官,土地政策,田赋,税捐,商业贸易,设绅董局,修海塘、道路以及与清军在南京、苏州、杭州、绍兴、嘉兴一带的战事和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事。书后附“过兵记”、“过贼记”。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
书名。清冯氏撰。抄本。上下卷。主要记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作者于浙江海宁乡间见闻。涉及太平天国乡官,土地政策,田赋,税捐,商业贸易,设绅董局,修海塘、道路以及与清军在南京、苏州、杭州、绍兴、嘉兴一带的战事和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事。书后附“过兵记”、“过贼记”。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
官名。春秋时宋国置,宋国有四乡,每乡一员,掌一乡政教禁令。北周置为地官府民部司下属乡大夫下大夫属官,有上士、中士。隋文帝开皇初,苏威奏置,五百家设一员,理民间辞讼,十年罢废。
?—366晋宗室。字伟长。建兴末,长安为刘曜所陷,时年十余,为曜将令狐泥养为子。及壮,善弓马,能左右射。咸和六年(331),自关右还。因宗亲,拜谒者仆射,以勇闻。为梁州刺史,初屯西域,退守武当。时石虎
又称硙、䃺、䃀。一种谷物加工机械,可磨米、磨面。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史游《急就篇》。《说文解字》:“硙,䃺也。从石,岂声。古者公输班作硙。”战国时期已使用,西汉进
即“宋钦宗”。
?—1758清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历任工部侍郎、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定边左副将军。乾隆十五年(1750),偕班第驻西藏。十九年,杜尔伯特诸部降清,赴北路料理游牧,与喀尔喀亲王得亲扎布规划安置辉特、和
春秋、战国宋邑。在今江苏徐州市。《春秋》成公十八年(前573):“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史记·韩世家》:文侯二年(前385),“伐宋,到彭城,执宋君”,皆即此。秦置县。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山东省城济南设立。讲授高等农业学艺,以备将来经理改良公司农务产业,充各农业学堂教员、管理员。先设中学科,分农业、林业、蚕业三科,均三年毕业,兼补习普通科学,毕业后升
官名。亦称提点大理寺。辽大理寺以他官主持者称提点,兴宗时,刘伸为三司副使,加谏议大夫,提点大理寺。
官名。亦称噶布伦、噶布隆。清代西藏最高行政长官。隶于达赖喇嘛之下,综理藏务,凡任官、军务、财赋、刑狱事皆掌之。其议事之署称噶厦。康熙六十年(1721)废第巴,改设四噶伦。以喇嘛一人为首,遇有缺出,由番
①元户口簿的别名。成吉思汗时,分封领民,划分千户,所登记的籍册封面用青色,故名。元代一直沿用,或称户口青册。②文书名。清代之平行文,乃*黄册之副本。清制,臣工在将黄册随同题本呈进御览之同时,亦抄出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