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儿岭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广明元年(880)李克用自雄武军西还,“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大败之”,即此。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广明元年(880)李克用自雄武军西还,“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大败之”,即此。
唐方镇名。见“河东”。
隋末唐初龟兹(今新疆库车)人。炀帝时,为乐正,创《万岁乐》、《泛龙舟》等曲。入唐,以技艺高绝而显赫。高宗时,供奉内廷,掌宫廷音乐。作《春莺啭》等曲。
北宋至道三年(997)所定十五路之一。治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市南),景德二年(1005)前,徙治广济军(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天禧四年(1020)徙治青州(治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徒骇河东南,山东
仫佬族古称。
清代征粮单据。康熙三十九年(1700)始设,每里(农村基层组织)之中,或五户或十户填入一单,于纳户名下注明田亩若干,该纳银米若干,春秋两季各应纳税若干,共为十限,每次应交若干。将单先给与甲内首名,依次
齐王冠名。亦称侧注冠。《后汉书·舆服志下》:“高山冠,一曰侧注。制如通天,(顶)不邪却,直竖,无山述展筩……太傅胡广说曰:‘高山冠,盖齐王冠也。秦灭齐,以其君冠赐近臣谒者服之。’”后世因之,略有改动。
青铜镞之一种。镞身有三刃。常见的有二型:Ⅰ型,圆脊上附隆起的三刃,形成三翼,间距120°角。此型亦称三翼镞。Ⅱ型,镞身断面作等边三角形。Ⅰ型约出现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早期,Ⅱ型流行于战国时期。
历(歷)书名。宋李焘撰。三十四卷。焘以历代用相得失,关系国家治乱安危,而按诸旧史,惟汉及唐颇有谱牒,其他率皆不具,脱略抵牾,难以寻检。乃旁搜远取,推究前后,著为是书。自西汉始元,迄后周显德,千余年间,
碑刻。今存陕西西安碑林。唐李季卿撰,李阳冰书。约成于大历二年(767)。为李曜卿兄弟三人坟墓。碑两面刻字,篆书,共二十三行,行二十字。
?—220三国时南阳(今属河南)人,字汉升。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守长沙攸县。曹操克荆州,假行裨将军。后归附刘备。随备入蜀,攻益州牧刘璋,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定,拜为讨虏将军。东汉建安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