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都护
官名。十六国时有西域大都护,前凉张茂称藩于前赵,赵主刘曜以其领西域大都护,掌护西域诸国。后凉主吕光麟嘉六年(394)亦置,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
官名。十六国时有西域大都护,前凉张茂称藩于前赵,赵主刘曜以其领西域大都护,掌护西域诸国。后凉主吕光麟嘉六年(394)亦置,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
即“三娘子”。
①杂志名。又称《江西通学汇报》。清光绪二十五年三月(1899.4)在南昌创刊。江西致知书局主办。选辑各报时论和实学文章,共出二十六期,八月停刊。②书名。清邹凌沅辑。三册。分总类、格致、国志、地舆、商、
近代云南鹤庆境内彝族别称。《滇略》称之为“乌蛮罗罗”,《滇志》称“黑罗罗”。
官名。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掌规谏太子,选用才学之士充任。
官署名。渤海国置,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居之。
清代绿营兵对下级军官把总尊称。
官名。即议曹从事史。东汉为刺史(州牧)属吏。东汉末,刘备为益州牧,以杜琼为议曹从事,职参谋议。晋不详。南朝以来,州府皆置。员额多寡各随州,无定制。其地位随州之大小,有一班、流外七、六、五、四班之不同。
官署名。即御史台。唐文明元年(684)改,光宅元年(684)分左、右肃政台。长官称肃政大夫。左台知百司(即监察中央各官署)、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不久又命左台兼察州县。神龙元年(705),复御史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顾夷吾《山川记》武林泉:“自南徂东,临浙江一派,谓之灵隐浦。”(见《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山川》)未详所指,一说即武林山诸泉
古西域国名。汉时王治尉犁城,在今新疆焉耆县西南紫泥泉一带。汉时属西域都护。后并于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