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郛
书名。元陶宗仪编。一百卷。仿宋曾慥《类说》例,选辑元以前之笔记、小说、史志、诸子等汇编而成。采用之书达六百余种,其中有原本久亡,从类书中抄合其文者。元代刊行,原本已佚,近人据明抄本配齐,有涵芬楼排印本。又有一百二十卷本,为明陶珽所增订,收书达一千多种,但错误较多,有清顺治三年(1646)宛委山堂本。
书名。元陶宗仪编。一百卷。仿宋曾慥《类说》例,选辑元以前之笔记、小说、史志、诸子等汇编而成。采用之书达六百余种,其中有原本久亡,从类书中抄合其文者。元代刊行,原本已佚,近人据明抄本配齐,有涵芬楼排印本。又有一百二十卷本,为明陶珽所增订,收书达一千多种,但错误较多,有清顺治三年(1646)宛委山堂本。
古代礼制中宗庙的排列次序《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即始祖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左昭右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年九月一日(1904.10.9)在福州创刊。半月刊。“公孙”主编。综合性通俗刊物。设论说、历史、学术、地理、军事、纪事、小说等栏目。
?—555柔然可汗阿那瓌叔。西魏废帝元年(552),突厥破柔然,阿那瓌自杀,他被西部余众拥立。恭帝二年(555)又为突厥击败,率残部投西魏。在突厥压力下,西魏将其与部众三千交付突厥使者,惨杀于长安青门
即“完颜仲元”。
书名。清徐致祥撰。二卷。徐氏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咸丰进士。累迁内阁学士,督顺天学政。书中有罢筑铁路、止开艺科及要求日方引渡康、梁极刑处死疏,盖皆反对新政者。有宣统二年(1910)刊本。
金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人。初从平阳公胡天作收复平阳(今山西临汾),任同知平阳府事。元光元年(1222)胡天作降蒙古后,迁龙虎卫上将军,受赐号“守节功臣”,权行平阳公府事。后封平阳公。次年,与河中行尚
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4)置湖南观察使,治衡州(治今湖南衡阳市)。领衡、潭、邵、永、道五州。大历四年(769)移治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市),后又增领连、郴二州。中和三年(883)升为钦化军节度使,光启
夏、商部族名。在今安徽桐城市南。一说在今寿县或巢湖市一带南。《竹书纪年》:“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皆即此。西周为巢国。
1011—1079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初名旭,避神宗嫌名,以字行,改字旸叔。景祐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累迁侍御史知杂事。任言官五年,所上数十百事。再知谏院,与翰林学士承旨孙抃、权御史中丞张异
书名。撰人不详。十六卷。记事起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迄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编年体。是书根据光宗、宁宗两朝实录并参以李心传所论撰成,叙次简明,其中有些事实为《宋史》所未载,亦有与《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