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竑
南宋宗室。初名均,寻改名贵和。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太子询死;次年,被立为皇子,改名竑,封祁国公。十五年,进济国公。时丞相史弥远专国政,他深恶之。弥远侦知而惧,因谋废立。十七年,宁宗死,弥远矫诏立宗室子赵昀为帝,是为理宗。封竑济王,赐第湖州,以醴泉观使就第。宝庆元年(1225),湖州人潘壬等谋立之,他先依违;后度潘等不足成事,复率州兵讨平之。事闻,被弥远遣人逼死。
南宋宗室。初名均,寻改名贵和。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太子询死;次年,被立为皇子,改名竑,封祁国公。十五年,进济国公。时丞相史弥远专国政,他深恶之。弥远侦知而惧,因谋废立。十七年,宁宗死,弥远矫诏立宗室子赵昀为帝,是为理宗。封竑济王,赐第湖州,以醴泉观使就第。宝庆元年(1225),湖州人潘壬等谋立之,他先依违;后度潘等不足成事,复率州兵讨平之。事闻,被弥远遣人逼死。
西夏毅宗年号(1049)。
几(幾)算学术语。明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卷一说:“凡历法、地理、乐律、算章、技艺、工巧诸事,有变有数,皆依赖十府中几何府属。”十府即明李之藻和傅汎际合译《名理探》内的十伦。十伦之二论几何,即
明代潘季驯所筑束水长堤。其筑法为顺河修筑,以束其流。
土司名。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治今湖北宣恩南。居民主要为土家族。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废入宣恩县。
?—1624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兆隆,号养淳。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第一,授修撰,进谕德。日本丰臣秀吉侵朝鲜时,他反对妥协。二十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代行尚书事,屡疏争国本。光宗即位,进礼部尚书兼
?—1900清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养初。由拔贡考取京官,铨工部。光绪四年(1878)迁主事。八年充任总理衙门章京,迁员外郎,转御史。二十六年七月八国联军陷北京,仰药自尽。卒赠四品卿衔。
书名。明谢肇淛撰。十卷。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间曾任云南右参政。天启元年(1621)擢广西按察使。此书分版略、胜略、产略、俗略、绩略、献略、事略、文略、夷略、杂略等十略,内容大多取材于明代所修
又称《通商公立文凭》或《通商口岸日本租界专条》。清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十三日(1896.10.19)总理衙门大臣荣禄、敬信、张荫桓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凡四款:添设通商口岸,专为日本商民妥定租界,
明代上供物料的一种贡纳制度。为额办、坐办之外的泛杂项目。但明代地方志中亦有指府州县官府公费者,不尽一致。各布政使司奉户、礼等部勘合,不时征派,无定额。与*额办、*坐办合称三办。皆取办于里甲。福建邵武府
亦称壮丁。清代对设在东北地区各类庄园中专供驱使的八旗壮丁的专称。额定每庄十人,内一人为庄头,从事农牧、渔猎、制盐、樵采等劳动。每十庄置一领催统管之。庄丁交纳给皇室、王府的实物额赋极重。参见“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