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波罗
见“吉贝”。
见“吉贝”。
?—1350又译别里怯不花。元蒙古燕只斤氏,字大用。丞相阿忽台之子。幼侍明宗于藩邸,后入国子学。英宗时为怀远大将军、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后历官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宣徽使、御史大夫、知经筵事、中书平章、
明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诸生。杀县令投张献忠,以善撰文稿,足智多谋,备受信任。曾被明军俘虏,囚襄阳。崇祯十四年(1641)被张献忠救出。后任中书舍人。
西晋末改燕县置。治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东晋、十六国时曾为东燕郡治。北朝属东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胙城县。
清代八旗佐领之一种。初制,凡无根由佐领,初编时即非一姓承管,佐领员缺于本旗大臣官员内拣选补放者,为公中佐领。乾隆以后又陆续规定,凡两姓以上之互管佐领内每姓承管均在四世以下者,世管佐领内承管人父子均因罪
明代蒙古福余卫首领。永乐二年(1404)入贡,明授以都指挥佥事之职,掌福余卫事。洪熙元年(1425)失其印,经奏请明廷更给新印。宣德七年(1432)明以其恭事已久,加赐织金彩币。
1605—1666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字彦升,号素庵。明崇祯进士。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降清,历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尚书。九年授弘文院大学士。次年,以议处巨盗李应试时畏祸缄默,调户部尚书。十二
汉魏时期与般若学并行的佛学派别之一。最初的传播者为安世高以及南阳(今属河南)韩林、颍川(今河南许昌)皮(一作文,一作大)业、会稽(治今浙江绍兴)陈慧。以《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六度集经》等为经
见“劝业道”。
官署名。西夏管理佛教事务的三功德司之一。维护佛门戒律、纠察僧人行为。设正使、副使、通判、承旨各一人,为次等司。
即朝门。天子三朝,路门以外,应门以里为正朝,故称应门为朝门。《周礼·冬官·近人》:“应门二彻。”郑玄注:“正门谓之应门,谓朝门也。”贾公彦疏:“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臣入应门至朝处,君臣正治,故谓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