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纪直解
书名。原题《皇明通纪直解》。明张嘉和撰。十六卷。分正续两编,按年编载。正编自洪武至天启,续编专记崇祯朝事迹。凡有关时事,名臣奏疏,如杨涟等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杨继盛诛贼臣各疏,用小字分注于各条之后。作者于凡例中主张叙事贵简而核、贵核而严、贵严而直,故正编简核严直。续编仅记崇祯一朝却用两卷篇幅,并称:“如今天兴清,自然要废明”,显系清人口吻,亦可能为入清后作,或清人刊行所损益。有清初刻本。
书名。原题《皇明通纪直解》。明张嘉和撰。十六卷。分正续两编,按年编载。正编自洪武至天启,续编专记崇祯朝事迹。凡有关时事,名臣奏疏,如杨涟等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杨继盛诛贼臣各疏,用小字分注于各条之后。作者于凡例中主张叙事贵简而核、贵核而严、贵严而直,故正编简核严直。续编仅记崇祯一朝却用两卷篇幅,并称:“如今天兴清,自然要废明”,显系清人口吻,亦可能为入清后作,或清人刊行所损益。有清初刻本。
收田租的约令。《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颜师古注:“租挈,收田租之约令也。”汉代内史所辖公田多有假民种稻者,故立有租挈,租额似较郡县田租为重。
见“简”。
篇名。唐韩愈著。提出师之职责乃传道、受业、解惑,认为人非生而知之,有惑则应求师以解,提倡从师不分先后长幼,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载《韩昌黎集》。
古墓葬。1963年发现于云南祥云县东南30公里的大波那村。土坑竖穴,葬具较为特殊,木椁内有铜棺,共由七块铜板组成,下有十二只短足,形成干栏式房屋;长2米,宽0.62米,边高0.45米,顶高0.64米。
西汉初元五年(前44)置。治今河南汝州市东北。属颍川郡。《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以周子南召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成帝纪》:绥和元年(前8),进“周承休侯为公”;《平帝纪》:元始四年(4),
清代画家王翚(石谷)为代表的山水画流派。王翚之画取法宋元,自成风格,康熙间画名甚盛。学生杨晋、顾昉、李世倬、上睿、胡节等继承其法,亦有画名,对清代画坛影响很大。翚为江苏常熟人,当地有虞山,故称。
1734—1792清江苏上海(治今上海市旧城区)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时设馆修《四库全书》,与纪昀同为总裁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作,亦与纪昀总其成。晚年留心经济
①本为韩地,后入楚,怀王时(前328—前299)置为郡。以地名新城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战国策·楚策一》:城浑“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②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合房陵、上庸等郡
明代考察内外官员的一种补充形式。执政者有所处分,于京察、外察之外所行的考察。非固定制度。万历十三年(1585)后废罢。
明清仓库名。明代设于通州(今北京通州区)。永乐、天顺间陆续设置。包括大运西仓、大运南仓、大运中仓、大运东仓等十六仓。收贮改兑京师之漕粮,支付京营官军正、二、七、十二月本色俸饷。各仓设大使一人,副使、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