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
即栈道。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沔水注》引)又古时复道亦称阁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裴骃集解:“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
即栈道。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沔水注》引)又古时复道亦称阁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裴骃集解:“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
①即“唐高宗”。②见“李冶②”。
官名。两晋、南朝中书省、门下省皆置为属吏,掌奏文案、宣诏令。北魏、北齐置于门下省,员八人。隋初沿置,开皇六年(586)罢。麴氏高昌国亦置,隶门下省,仅次于门下校郎,地位较高。
即“王平”。
?—1666明末清初陕西宝鸡人,字于姜。明天启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亡,降李自成。旋复降清,任刑部侍郎,曾疏请用明律行秋审之制,被采纳。后擢刑部尚书,调户部。顺治十一年(1654)授国史院大学士。次年
又名《严氏济生方》。书名。南宋严用和撰。用和(约1206—1268),字子礼,庐山(今江西九江)人。成书于宝祐元年(1253)。十卷。论述中风、中寒、中暑、霍乱、怔忡、水肿等内、外、妇科疾病。每病先述
即“聃季载”。
?—1556明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曾为杭州虎跑寺僧,号明山和尚。后随叔父徐碧溪投王直,称“天差平海大将军”,引倭扰东南沿海。嘉靖三十四年(1555)合萨摩、肥前诸岛倭寇入犯,屯据柘林(今上海奉贤东南
书名。宋僧文莹撰。文莹字道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三卷,又续录一卷。因作于荆州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内容多记五代至北宋朝野杂事。
宋代,人户出典田宅,除正契外,须另立合同契,由业主和典主书填所典田宅的界至、钱数、年限,共四本,典主和业主各执一本,余二本留商税院、县司。业主收赎田宅,须出示合同契,以凭照证。
受帝王封号的妇女。始于周代,历代沿之。有内命妇和外命妇之分。详“内命妇”、“外命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