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昉
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太穉,号东厓。天启进士,选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历詹事兼掌翰林院。崇祯十五年(1638)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年以事忤帝意,乞归。顺治三年(1646)任唐王政权礼部尚书。受郑芝龙排挤,不久去职。家居十余年后病死。著有《瓯安馆集》、《国史唯疑》等。
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太穉,号东厓。天启进士,选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历詹事兼掌翰林院。崇祯十五年(1638)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年以事忤帝意,乞归。顺治三年(1646)任唐王政权礼部尚书。受郑芝龙排挤,不久去职。家居十余年后病死。著有《瓯安馆集》、《国史唯疑》等。
南宋时,四川地区以军需为名而征收的一项杂税,其税金主要来源于榷盐、榷酒收入。
官名。汉代中央及州郡官府均置,典领文书簿籍,经办事务。丞相或三公府称黄阁主簿,录省众事,职权甚重。三国魏末丞相府置,员四人。西晋初三公及位从公者加兵,始置。东晋则诸公皆置,员二人,与祭酒、舍人主阁内事
又称姜姓之戎。古族名。戎的一支。原居于瓜州(今陕西秦岭北约宝鸡至陇县一带)。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周师伐之,反为所败。后受秦人迫逐,其首领吾离率众迁至晋地,晋惠公安置之于晋南。晋襄公元年(前62
宋吏部四选差遣阙榜公布后六日,即非次阙榜公布后一日,所剩无人申请登记的窠阙,为“经使阙”。登记此阙,有恩例、资、考、举主等限制。
明弘治二年(1489)分番禺、增城二县地置。治横潭村(今广东花都市北)。属广州府。九年移治流溪马场曲(今街口镇),即今从化市驻地。
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义武节度使陈楚破朱克融莫州清源等三栅,即此。
亦称偈颂。佛教徒所唱的诗句。佛教经典一般均在短篇的宗教故事或长诗(偈颂)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加工而形成,为佛教的基本思想形式之一。至禅宗,“偈语”又逐渐演变为问答式的“语录”。影响及于宋明理学。
监察御史之简称。
明代蒙古朵颜卫人。俺答汗子辛爱岳父。嘉靖四十二年(1563)明驻古北口哨军出关,为朵颜卫捕杀,不久他赴边索赏,遂为明军所逮。总督杨选为挟制辛爱,乃拘之,令其诸子更迭为质。三卫怨恨,引俺答汗入犯。
金明昌三年(1192)升永利镇置。《武定府志》:“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县。”即今山东利津县。金至明属滨州,清属武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