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厅衙门
官署名。即清通政使司之登闻鼓厅。
官署名。即清通政使司之登闻鼓厅。
505—572北齐时丹阳(今江苏南京)人,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字士茂。幼学聪敏,十三岁为南朝梁太学生,有神童之誉。从豫章王萧综为王国左常侍,转镇北主簿。北魏孝昌元年(525),降魏。次年,
书名。清汪士铎撰。十四卷。道光二十八年(1848)、二十九年,汪氏应童濂聘请,与刘文淇、杨亮、吴廷飏、王翼凤等注《南北史》时,成补志三十卷、表一卷,旋因战事失落,后为方濬颐所得,发淮南书局刊刻,然仅刊
南宋咸淳九年(1273)分淮阴县西北界置。治今江苏淮阴县(王营)西南(原大清河口)。为清河军治。属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属淮安路。泰定元年(1324)河决城毁,移治甘罗城(今淮阴市西南、
明江西分宜人,字文质。洪武初任宜春训导。被荐入京,授翰林典籍。十五年(1382)升礼部尚书,制定通祀孔子礼仪,并立学规十二条。改华盖殿大学士。因事贬为御史。以老致仕。
又名骀上。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春秋邾国邑。《左传》襄公四年(前569):“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即此。
又译许尼白牙。元地名。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西北。元于此置系官牧场,孳养马匹,属太仆寺。
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令、丞。东汉省。
书名。清周赟撰。四卷。四言韵语童蒙读本。起太古三皇,讫南明。以朝代帝王为篇,有小标题,旁注。人名、都城、制度等加标点,颇便记诵。有光绪五年(1879)刊本。
清代官吏于常俸之外按品级另给津贴银两,称为养廉银。意在杜绝贪墨,廉洁官守。养廉银只限于发给外官和八旗官员。各直省文员养廉银之设,始于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诺岷奏请以耗羡存公者,以其赢余定为各官
阵名。队列呈方形,便于进攻。《国语·吴语》记吴王夫差与晋争盟时曾命吴军“万人以为方阵”,共排成百行,每行百人为一彻,行排头为官师;十行千人为一旌,设一下大夫指挥;十旌共万人,由将军指挥。按《孙膑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