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乡族

东乡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尔塔。旧称东乡回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蒙古回回等。因居河州(今临夏)东乡故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及广河、和政、临夏、积石山、康乐等县,其余散居在兰州、定西以及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3872人(1990年)。操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多数人兼用汉语,通用汉文。其族源主要源自中亚一带的回回人;一说来自中亚的撒尔塔人;一说为留驻东乡的部分蒙古驻军;另说由13世纪进入河州东乡地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与当地藏、汉、回等族长期相处,逐渐融合发展而成。元初被编入“探马赤军”从事屯戍。后按照统一政令编入“”的组织,由“军户”变“农户”,受吐蕃宣慰使署节辖。明初,在河州推行“里甲制度”,划东乡为十里。清康熙后期实行会社制度,改东乡为24会。民国十九年(1930)改行保甲制。近代,封建势力与宗教上层相结合,形成巴素池门宦、北庄门宦和锁南坝土豪集团三大地方势力。清代曾多次与各族人民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43年曾参加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甘南事变”。以农业为主,亦从事手工业和畜牧业。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信仰伊斯兰教,教派、门宦众多。实行土葬。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善刺绣。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东乡花儿”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解放后,进行社会改革,废除了压迫剥削制度,建立自治县并与保安族、撒拉族建立联合自治县。

猜你喜欢

  • 阿勒根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阿里根、阿里侃、斡里根。居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县北)梅黑河、曷速馆(即曷苏馆,在今辽宁辽阳市以南的海城、盖县一带)等地。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长城以内

  • 天马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解苏国数瞒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杜尚别城南)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洛那、束离2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八姓瑶

    见“巴哼”(405页)。

  • 甲喇章京

    见“甲喇额真”(559页)。

  • 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西晋陈寿(233—297)撰。65卷。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官观阁令、晋平令、著作郎。是书主要记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间魏、蜀、吴三国史

  • 葱岭守捉

    唐西域军事建置。守捉城之一。时戍边军队大者称军,小者谓守捉。开元年间(713—741),置于羯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驻守军队,戍卫边疆。与各军、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 热咙桥

    今名聂鲁桥。位于西藏绒辖地区之中印边界。桥西岸有清道光六年(1826)所立石质界碑一块,上刻汉藏两种文字,记载立碑经过。

  • 果尔敏商坚阿怜

    见“长白山”(365页)。

  • 洛桑图丹嘉措

    1848—1902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道光二十六年(1846)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五世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是为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六世。生于黄河南的莽拉家族。咸丰元年(1851),受戒学经。

  • 扎尔鼐·罗追杰布

    见“扎尔鼐”(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