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喇特中旗

乌喇特中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境。牧地在河套北岸,噶札尔山之南。东界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西及南接鄂尔多斯,北邻喀尔喀后翼旗。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天聪七年(1633),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图巴等率部归附后金。顺治五年(1648),编为前、中、后三旗、封图巴、谔班、巴克巴海各为札萨克、镇国公,分掌中、前、后三旗,世袭。札萨克均驻哈达玛尔,会盟于乌兰察布盟。

猜你喜欢

  • 丘目陵亮

    见“穆亮”(2555页)。

  •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唐后期经常派朝官巡视经战乱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宣抚处置使,类似后来的钦差大臣。宋代在用兵时,以执宰大臣或大

  • 东瓯越人。父摇佐汉击楚有功,汉惠帝三年(前192),受封东海王。父卒袭王位。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郢举兵围东瓯。粮绝,遣使告急汉帝。武帝令严助发会稽兵援之。解围后,率族人4万余人徙处江淮间,后渐

  • 乞列宾

    即“吉里迷”(681页)。

  • 可汗

    部分北方游牧民族君主称号。又作克寒、可寒、汗、黑韩、合罕等。犹汉族之帝王,匈奴之单于。鄂尔浑突厥文碑作kagan。3世纪拓跋鲜卑之沙漠汗(文皇帝),为见于记载的最早之汗,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柔

  • 教师

    元代佛教僧人称号。《元史·世祖纪七》载,至元十六年(1279)帝师亦怜真卒,敕诸国教师、禅师108人于大都(今北京)万安寺设备圆戒。另礼部所属云和署、安和署、常知署、天乐署亦各设教师2人。

  • 贵阳府

    行政区划名。明置。旧为程番长官司。明洪武(1368—1398)初,置贵州宣慰司,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州。成化十二年(1476),置程番府。隆庆三年(1569)改为贵阳府,治所在今贵州

  • 嘉喇嘛

    见“丹必占灿”(378页)。

  • 罗藏丹森讲索

    1878—1888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五世(一作六世)。又译作罗藏也摄丹丕嘉磋、业希丹毕嘉索等。加佛教传说的13位先世,亦作第十八世。一说土族,一说藏族。生于西宁附近之多隆基(一作多尔古)地

  • 布笼巴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结盟为友”。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区。旧时崩尼、崩如诸部落结盟的一种宗教仪式。结盟可在两部落间进行。首先,两部落的代表协商,达成结盟的协议后,双方定下日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