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书名。中国历代记录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总称。历朝重视,多为官修,称正史。魏晋称《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代已失传的《东观汉记》)、《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三史》;宋加《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称《十七史》;明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称《二十一史》;清乾隆初年修《明史》成,加入合刻,称《二十二史》,后又增列《旧唐书》和《旧五代史》,总称《二十四史》,是为此名之由来。全书共3229卷,以纪、传、表、志形式,记载自黄帝至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历史事迹,是中国最丰富的史料宝库。过去较流行的有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较佳的有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现最佳的有中华书局排印的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书名、作者、卷数如下表:

书 名作 者卷 数
史 记
汉 书
后 汉 书
三 国 志
晋 书
宋 书
南 齐 书
梁 书
陈 书
魏 书
北 齐 书
周 书
隋 书
南 史
北 史
旧 唐 书
新 唐 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 史
辽 史
金 史
元 史
明 史
西汉司马迁
东汉班固
南朝宋范晔
西晋陈寿
唐房玄龄等
梁沈约
梁萧子显
唐姚思廉
唐姚思廉
北齐魏收
唐李百药
唐令狐德棻等
唐魏徵
唐李延寿
唐李延寿
后晋刘昫等
北宋欧阳修、 宋祁
北宋薛居正等
北宋欧阳修
元脱脱等
元脱脱等
元脱脱等
明宋濂等
清张廷玉等
130
100
120
65
130
100
59
56
36
130
50
50
85
80
100
200
225
150
74
496
116
135
210
332

猜你喜欢

  • 意侯奢

    高句骊国官号。又作意俟奢、竟侯奢。见于《北史》、《周书》、《隋书》三史本传,列为高句骊国等级“大官”中之第五等,位于※“小兄”之下,※“乌拙”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其他正史皆不载此名。

  • 李通明

    1842—1917拉祜族爱国首领。原活动于云南澜沧、沧源一带,清同治(1862—1874)年间,因率拉祜族反清斗争失败,带领数千户拉祜族、傈僳族人民退入西盟山地区定居,以传播佛教和与佤族头人歃血立盟等

  • 达赖喇嘛四世

    见“云丹嘉措”(249页)。

  • 农土

    即“嫩秃黑”(2482页)。

  • 来远城

    古地名。辽圣宗统和九年(991)筑。在今辽宁丹东市九连城东鸭绿江中黔定岛上。本为被迁居辽东的熟女真地,因统和(983—1012)中辽与高丽战,于此建城驻重兵防戍。辽边将与高丽通问、移牒,皆自此发。金太

  • 蒙古历法

    蒙古族所行的纪年法。蒙古族最早行自然历法,以草青一度为一岁,见月圆而为一月,若草青迟迟,则知是年有闰月。至12世纪末期,开始采用十二生肖纪年法,称“鼠儿年”、“牛儿年”等。及蒙古汗国建立,采用干支纪年

  • 桑哥剌吉

    见“祥哥剌吉”(1957页)。

  • 山字形铜礼器

    战国时期鲜虞中山国的礼器。据推测,该器象征中山王统治权威。以青铜铸造,呈山字形,为中山国独有,说明白狄鲜虞人对中人城(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内山峰的崇拜,“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平时立于帐前,战时

  • 米新巴

    珞巴族部落名。门巴人又称之为“珞嘎”,意为“白珞巴”,藏族称之为“卡珞”。多由※米古巴部落分衍而成,部分人还带有门巴族、藏族血统。分布在西藏墨脱县加热萨和旁辛两区,信喇嘛教,穿藏装,讲藏语康方言,生活

  • 天方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古称。元时已有“天房”之名,指中国伊斯兰教徒礼拜时的朝向,即朝向阿剌伯半岛西边城市麦加的“克尔白”(立方体)。明代称“天方”,专指麦加和阿拉伯地区。因伊斯兰教创始于麦加,故又称天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