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仓央嘉措诗歌集

仓央嘉措诗歌集

书名。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六世达赖喇嘛所著诗歌集。木刻本,封面题为《仓央嘉措诗歌》。20世纪30年代已用藏、汉、英3种文字对照出版。另有藏文手抄本360余首,与拉萨木刻版本相同者约50余首。汉文译本有60首、66首、74首、124首等多种版本。诗歌内容突破宗教清规戒律和封建农奴制束缚,描写男女爱情。近人据其家乡门隅处于外来势力入侵,坐床后亦在第巴桑结嘉措和蒙古拉藏汗争夺西藏领导权所制约之历史条件下生活,内心有所郁结,要求宣泄,认为其诗歌多数为爱国政治抒情诗。诗歌语言清晰、感情真挚,民族色彩浓厚。后为西藏民间古典歌舞采为主要歌词,流传于四川、青海、甘肃等藏区。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国际上亦为之传诵。近人黄颢、吴碧云将其汉、藏、英三种文字之诗歌汇编成集,由西藏民族出版社出版。为研究藏族文学、历史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蒙旗宣慰使公署

    简称“蒙宣署”。1938年5月成立。设于榆林东山宏景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稳定内蒙古局势而设置的机关。主要职责为宣传政令、联络各蒙旗,加强关系,调解争端等。非一级行政组织。由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

  • 巨哇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内。藏人居住。该地巨哇渠(河名,与司丕提河汇合处之西数公里处)为中国与印度边界线经过之地。此地向受西藏阿里地区之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其头人亦由该扎仓委派。1665年

  • 葱岭

    西域古山名。见两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晋书·四夷传》·《魏书·西域传》、《隋书·裴矩传》、《旧唐书·西戎传》、《新唐书·西域传》、《五代会要》、《宋史·高昌传》、《元史·河源附录》、《大

  • 基下

    渤海语音译,“王”之意。渤海人在不同场合对其国王使用不同称呼:对面呼“圣王”,民间通俗称“可毒夫”,此为表笺用语。

  • 答里忽

    ?—1309或1310察合台汗国第十一代汗。又译达里忽、塔里忽。孛儿只斤氏。不里孙。至大元年(1308)宽阇汗死后夺得汗位。因信仰伊斯兰教,遭笃哇诸子反对。至大二年(1309,一作三年),为笃哇子怯别

  • 娄昭

    ?—548东魏大臣。亦作匹娄昭。字菩萨。吐谷浑族。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高欢妻神武明皇后之母弟。家世豪富,性好周给,士多归附之。正直有谋略,善骑射。少随高欢,受器重。北魏建明二年(531)

  • 萨亦德

    1490—1533※叶尔羌汗国(1514—1680)创建者。又译赛德,《明实录》作写亦,王琼《晋溪本兵敷奏》作撒因。※东察合台汗国※阿黑麻汗第三子。1501—02年随父支援伯父※马合木汗抗击月即别※昔

  • 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

    见“白纳长官司”(608页)。

  • 屯秃古斯

    辽代阻卜首领。又译屯秃古厮。为阻卜大王,附属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入朝贡于辽。十二年(1043),遣弟太尉撒葛里贡于辽。十四年,率诸部首领朝贡于辽。十六年(1047)、二十二年,又屡率诸部长

  • 阿虚部落

    清代甘孜色达草原果洛藏族支系。明末蒙古占据果洛地区,果洛部落被迫向东南农区迁移,其中一部分在阿虚骨系第三代头人阿虚晋巴加率领下,移居今阿坝多柯河畔,其后裔遂以阿虚为部名。共传13代,历数百年。明末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