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佛架玛发

佛架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意为“火神爷”。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旧时因取火困难,对火十分敬畏,认为火有神主宰,尊称为“佛架玛发”。虽无供奉的具体神偶,但对火的禁忌很多:不能跨越火堆;灭火不能敲打或用脚踏、用水浇,非用水浇时,要说“请火神爷把脚挪一挪”;用草烧火做饭要从梢头烧起,不能杂乱烧或从根头烧;出猎中遇到火堆,猎人要向火堆叩头等。在用灶作饭后,火神也即灶神。平时在锅灶后的墙壁上插几根蒿子代替香火;妇女做饭不能向灶门蹲着烧火;除夕晚上、正月初一至初五早上,全家要给灶神叩头,老年男子跪在前,妇女、小孩跪在后,老人口中还说着请火神保护年景丰收、小孩平安等祈祷语。

猜你喜欢

  • 卑和虏

    见“乙弗”(2页)。

  • 那力不赖台吉

    见“阿尔博罗特”(1235页)。

  • 布颜代

    1585—1645清初将领。科尔沁兀鲁特部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兀鲁特部首领,天命七年(1622),率众自西拉塔喇归附后金。尚公主为额驸,授二等参将,隶满洲镶红旗。十一年(1626),率蒙古兵

  • 突厥语音译,意为“村镇”、“城堡”。旧时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基层行政单位。由同一地区的若干个村庄组成,并以一个较大村落为中心,管理附近的几个小村庄,相当于今乡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沿用至今

  • 独解支

    ?—715唐代回纥第六代首领。药罗葛氏。※比粟子。永隆元年(680),嗣父位,继任瀚海都督。以后突厥默啜可汗势强,铁勒旧地尽为所并,遂率众联契苾、思结、浑三部自碛北徒居甘、凉间避乱。以精骑佐唐之赤水军

  • 祭黑山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

  • 巴尔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佩带的“护身符”,通常用熊指甲、虎须、陨石等制成。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凡参加※冤家械斗或其他战斗时,有少数人除带武器、粮饷外,还佩带此物,认为可刀枪不入。

  •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

  • 孟特穆

    见“猛哥帖木儿”(2078页)。

  • 大委正

    见“昆都力庄兔台吉(1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