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满语音译,寓“家”意(佳、家音叶)。清满洲统治者在某些旗人汉姓之后缀一“”字,表示某些特定的意义,以仿满洲姓氏。满洲姓氏中有以“”结尾的,如佟佳氏、马佳氏、瓜尔佳氏。《清宫词》有:“东朝未下通婚诏,圣母曾闻氏魏佳”。此指孝仪纯皇后,乃内管领清泰之女,仁宗颙琰之母。后家本汉军魏姓,抬入满洲旗,遂称后族之人为“魏佳”氏。高宗(弘历)慧贤皇贵妃,乃大学士高斌女,其身家并同族高晋、书麟等,皆以“高佳”为姓。②苗族古歌。苗语音译,意为“古歌”,亦称佳离,意为“理辞”。流行于贵州东南地区。内容丰富,约万余行,包括神话、古歌、传说故事等。多为五言体或七言体形式,又不规范地使用三言、四言或十余言长短句。多为对偶句,不采用问答叙述。辞中多保留古音,一般群众很难翻译成句,至今无译本。对研究古苗语亦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 硕达勒达

    即“水达达”(424页)。

  • 提溪等处长官司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苗、土家、瑶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提溪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提溪长官司,治所在江口县西,属

  • 阿牛

    1634—1672清代青海玉树十六代囊谦王。藏族。※尕玛拉德之子。顺治三年(1646),赴拉萨朝拜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和蒙古汗王固始汗,贡献方物。赐以“米旺仁庆南杰”称号,并颁锦缎文册,承认其对囊谦部

  • 贝来合

    傈僳语音译,亦称“哈米贝来合”,意为“土地伙有共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伙有共耕的原始协作形式,是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向私有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由家族土地公有共耕转化而来

  • 龙咀

    明代建水州纳更山哈尼族首领。明初,洪武时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务,世领其所垦土地。洪武(1368—1398)中,以率众开荒及御交趾兵入侵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后授纳

  • 五部翕侯

    汉代大夏国官名。又写作“五部翖侯”。时大夏国国事由五翕侯分管,国王统领,故称。五侯即: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顿翕侯、高附翕侯。分别治和墨城、双靡城、护澡城、薄茅城和高附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 奥屯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奥敦、奥纯等。参见“奥纯部”(2253页)。

  • 巴彦玛

    1913——1948蒙古族女革命英雄。内蒙古镶黄旗红格尔乌拉苏木敖包高勒人。摔跤手齐林之女,自幼聪明伶俐。家境贫寒,给牧主放牧。1946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镶黄旗八苏木支部委员,负责搜集穆克登宝等

  • 龙格萝

    京语音译,意为“大家的山林”。京族对村寨公有山林称谓。解放前京族地区的山林多为村寨公有,由“翁村”(村长)派专人看管,主要作修建“哈亭”(安设神位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之用,村民不得随意砍伐。

  • 叉康

    门巴语音译。门巴族部分地区流行的存放骨灰的公共用房。土木结构,规模大小不等,多在村庄附近,村民集体修建。人死将其尸骨焚烧为灰烬,掺泥土拌匀,做成若干塔状,置于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