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分

八分

清※宗室中区别权利、义务和地位的制度名。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设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分别主持八旗,凡财物出纳必八家均及、均摊,是为八分(分,读去声)。崇德元年(1636),始定宗室九等封爵,依次序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顺治六年(1649),增列为十等爵,即于奉国将军之下增列※奉恩将军之爵。顺治十年(1653),又增列为十二等爵,即于和硕亲王之下增列※世子、多罗郡王之下增列※长子之爵。于九至十二等爵之内,固山贝子以上四等、六等,皆入八分;镇国将军以下三等、四等,皆不入八分;其中镇国公、辅国公二等,有入八分,有不入八分者。乾隆十三年(1748),其爵终定为十四等级:(1)和硕亲王、(2)世子、(3)多罗郡王、(4)长子、(5)多罗贝勒、(6)固山贝子、 (7)奉恩镇国公、 (8)奉恩辅国公(以上“奉恩”两字,乃雍正八年增赐)、(9)不入八分镇国公、(10)不入八分辅国公、(11)镇国将军、(12)辅国将军、(13)奉国将军、(14)奉恩将军。此内,(1)至(8)皆入八分,(9)至(14)俱不入八分。凡入八分者,可以参议时政,朝会、燕飨等皆异其礼。例如祭祀“堂子”,可以在堂前依序置立神轩;帝后寿节,例须进呈羊酒、筵席;御前排班,则一体分翼依序列班。不入八分者,其事务各随旗行走;国有庆典,咸集八旗公所,与八旗官员一体望阙行礼。一说,八分者即拥有双眼花翎、宝石顶、紫缰、貂皮垫子、大门上门钉等八种宝物。

猜你喜欢

  • 萨当汗

    纳西语音译,意为“丽江王”。明清时纳西族百姓对丽江木氏土司的称谓。明代木氏土司势力达到中甸、维西、德钦(阿敦子)以及四川的巴塘、里塘一带。倪蜕《滇云历年传》卷11:“(丽江土府)日渐强盛,于金沙江外,

  • 白石神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

  • 那木大黄台吉

    见“脑毛大”(1901页)。

  • 东察合台汗国

    元末明初,由※察合台汗国分裂而成。在蒙古各部军事贵族的长期混战中,察合台汗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形成※巴鲁剌思和※朵豁剌惕两大※异密(首领、统治者、军事长官)势力。1346年河中地区(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

  • 赵元昊西夏事实

    书名。宋人撰,已佚。据《清容居士集》卷41载,元人袁桷参加修撰辽、金、宋三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中列此书。

  • 段宝

    ?—1381元末明初云南大理第十一代总管。亦称信苴宝。白族。大理人。※段功(信苴功)子。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1364,一作二十六年),父被梁王诱杀于鄯阐(今昆明)通济桥。翌年,为众所立(一说于明洪武元

  • 热苏的拉

    九世班禅之师。藏族。以九世班禅却吉尼玛之父被清廷封为四品官,忌之,又虑其父揽权,与翁正罗巴等欲毒害之,未遂,后又将其父充军于亚灵,杀害。被告发,达赖喇嘛派官往扎什伦布寺察实,定凶徒监禁死罪。后经班禅致

  • 田家培

    1869—1944清末民初著名伊斯兰教经师、阿拉伯文书法家。字植卿,经名苏来曼·阿布·凯里姆。云南通海县下回村人。回族。自幼承袭家教,先后从师开远合羽辉、纳兴荣,为清末著名经师马联元高足。精通阿拉伯文

  • 绥远城将军

    清朝管理内蒙古绥远城的最高长官。一般由满族人充任。从一品。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任费杨古为右卫建威将军兼归化城将军。乾隆四年(1739),筑绥远城(在今呼和浩特)遂改称绥远城将军,兼辖右卫。有官

  • 诺尔布

    ①(?—1687)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巴布子。康熙二十年(1681),受父命携子伊勒登阿喇布坦向清朝入贡。次年,因所属巴尔呼人以牲畜及貂皮私与俄罗斯互市,清派军征俄罗斯入侵者,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