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蒙古人民革命军

内蒙古人民革命军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在李裕智、王秉璋、奎壁与赵世炎等人商议,向白云梯提出组军。派人赴乌兰察布,察哈尔土默特动员蒙古青壮年农牧民到包头参军。于1926年6月在包头正式建立,以旺丹尼玛为总司令,李裕智为副司令,以3个旅的编制,两千余人。在原“蒙旗民兵训练处”的基础上,创办了“内蒙古军官学校”。中共党员王秉璋任校长,招收各盟旗革命青年120余人入学,吸收包头的哥老会武装,使革命军得到扩大。白云梯见内蒙古人民革命军扩大,乘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向西转移时,1926年秋采取请客吃饭,酒中投毒,暗杀了旺丹尼玛司令,自任司令,任命包悦卿为骑兵第一旅旅长兼前敌总指挥。夺取王秉璋在内蒙古军官学校校长之职。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裕智等率领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到陕西与宁夏军阀马鸿逵遭遇,发生潼关之战,败返回包头。7月李裕智逮捕了白云梯,送到乌兰巴托交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特别会议处理。在会上批判了白云梯的错误,撒消其党内领导职务,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确定白云梯留在蒙古,但蒙古人民革命党书记丹姆巴道尔吉私自用汽车偷偷地将白云梯送走,而对新的中央领导迟迟不签证。9月,白云梯回到宁夏,封锁了乌兰巴托会议精神。这时在伊克昭盟的锡尼喇嘛十二团遭到陕北军阀井岳秀和伊克昭盟封建王公军队的进攻,告急求援。李裕智率兵前往支援,白云梯派包悦卿、桐光远前往,经过战斗而解围。白云梯、包悦卿叛变,杀害李裕智,从宁夏派“中央”代表,把内蒙古人民革命的红星臂章换成“青天白日”国民党臂章。

猜你喜欢

  • 秦布

    ?—1743清朝将领。蒙古镶蓝旗人。姓乌朗罕济勒仙。世居科尔沁。康熙二十三年(1684),袭二等轻车都尉。后历任参领、满洲镶红旗副都统。雍正二年(1724),调蒙古镶红旗副都统。五年(1727),迁蒙

  • 绒朗四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又作“绒朗四部”。门巴语音译,“绒朗”为河名,意为“谷里河”、“窄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绒朗堆措、绒朗麦措、喜尔独本措和日哄奎当措。四指地处于该河流域,

  • 秃发树机能

    ?—280西晋时河西鲜卑首领。史籍多简称树机能。秃发氏。壮勇多谋。晋武帝泰始(265—274)中,率众举兵反晋。六年(270),击杀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在安定郡高平县界),拒击乐陵石鉴进讨之军。七年

  • 汉佉二体钱

    见“和田马钱”(1448页)。

  • 占尼河卫

    见“者亦河卫”(1349页)。

  • 木里吉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亦作默尔根卫。永乐七年(1409)三月,与葛林等10卫同时设立。辖黑龙江省嫩江县墨尔根江流域。宣德十年(1435)十二月,该卫等女真指挥打剌哈等入朝贡马,赐彩帛等物。

  • 裕勒都斯

    明、清西域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图志》作珠勒都斯。今作玉勒都斯。因裕勒都斯河得名。“裕勒都斯”,维吾尔语“星”之意,指河源处众泉涌发如星。地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分为大、小两处谷地。

  • 赤祖德赞

    806—838吐蕃赞普。汉籍作可黎可足。815—838年在位。又名赤热巴坚。赞普※赤德松赞之子。因其兄藏玛出家为僧,达摩行为不端,故令其执政。继位后,建年号彝泰,故又称彝泰赞普。崇僧妄佛,以高僧钵阐布

  • 骊邑

    古地名。参见“骊戎”(1970页)。

  • 葱岭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第二次征西突厥沙钵罗汗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六年(655),唐以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行军大总管西征。显庆元年(656),破葛逻禄、处月2部于榆慕谷。副总管周智度破突骑施、处木昆部于咽城。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