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击鞠

击鞠

吐蕃、契丹、女真、蒙古、达斡尔等族中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又称击球、蹴球、击球。源于唐、宋。一说来自西藏,一说唐初由波斯传入。类似今马球。始盛于宫廷,后风靡全国。《辽史》多有契丹皇帝参与击鞠的记载,因竞赛激烈,乃至谏议大臣马得臣上书劝阻皇帝“止危险之戏”。金朝成为节日的重要活动。据《金史·礼志八》载,每逢重五之日,拜天礼毕,即行射柳、击球之戏,岁以为常。届时,“各乘所常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网囊者为胜。”或场地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攻,各以入门为胜。“球状小如拳,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以草原、旷野或宽阔街衢为场地。元代沿之,据《析津志辑佚·风俗》载,每年五月五日、九月九日于大都(今北京)西华门内由太子、诸王主持,举行盛大击鞠活动,命各衙署、万户、千户选拔善击球者竞赛。参加者皆骑上等骏马,系以雉尾、缨络、镜铃、狼尾等,装饰如画。首先以一马前驰,将大皮缝制的软球抛掷于地,其余人随即纵马向前,各以长藤柄球杖争接,马走如飞,球传递于球杖,跳掷于虚空,终不坠地,以打入球门者为胜。胜者受重赏,败者受罚。其后发展为马球,制定了相应的赛制和规则。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多举行马球比赛,深受牧民喜爱。

猜你喜欢

  • 朱耶尽忠

    ? —808沙陀首领。唐骁骑上将军※朱耶骨咄支之子,晋王※李克用曾祖。父卒,嗣爵,累迁金吾卫大将军、酒泉县公。至德(756—758)、宝应(762—763)年间,因“安史之乱”,唐无暇西顾,北庭、西州

  • 虎嵩山

    1880—1956宁夏伊赫瓦尼教派著名阿訇。名镇林,字以行。宁夏同心人,回族。自幼从父学习“虎夫耶”教派教理,精通阿文、波斯文,兼长汉文。18岁起,改遵伊合瓦尼教派,1902年起,在同心传教,宣绎伊合

  • 南凉

    十六国之一。鲜卑秃发氏所建。该部原居塞北,远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曾孙秃发树机能于泰始(265—274)中起兵反晋,据有凉州地(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

  • 通古斯语支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支之一。早期的分类法,只包括中国境内的鄂温克语(旧称索伦语)、鄂伦春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较新的分类法,在本语支内再划分两个次语支。西伯利亚次语

  • 六部大人

    北魏初期官名。鲜卑拓跋贵族建立北魏后,其官制既模仿汉晋,又保留原游牧部落的某些特色。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为之大人,大人各置三属官,辅佐

  • 捕鱼儿海子

    湖名。又称“捕鱼儿纳浯儿”。“纳浯儿”蒙古语意为“湖”。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贝尔湖。《一统志》作“布雨尔湖”,《水道提纲》作“布伊尔湖”。有哈拉哈河汇入,乌尔逊河流出,面积约600余平方公里。环湖水草

  • 讬克讬

    ? —1790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一作托克托。叶尔羌(今莎车)人。清辅国公图尔都从子喀申和卓子。乾隆四十四年(1779),因图尔都无嗣,受命袭其爵。五十五年(1790),以办事疏懈,降为一等台吉。卒

  • 轿站

    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轿站为陆站之一种。站户以轿运送使臣。《经世大典·序录·驿传》:“山行轿,倦者给卧轿”。据《元史·兵志四·站赤》,除江浙行省设轿站35处,有轿148乘外,诸陆站也多配

  • 弗敌沙

    见“巴达哈伤”(414页)。

  • 叭竜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册封一些被其统治的民族头人的称谓。解放前傣族封建领主把受其统治的哈尼、布朗、拉祜等民族的地域划分为12个单位,称“火圈”(每个“火圈”包括几个或十数个自然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