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正
渤海遗裔。其父祖辈于渤海国亡后逃往高丽国。初仕高丽,官左司郎中、知银台事。本无甚技能,然与閤门舍人行简均受高丽穆宗(998—1009)宠爱,出入驺从。即宰臣能否得见穆宗,亦为彼等制约。及康兆作乱,行简等七人被杀,忠正亡命投辽。大延琳起义建兴辽国,官行营部署。辽太平十年(1030)七月,大延琳被围困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时,他统军在外,遂遣使高丽乞援。一说仕高丽与大延琳部下之“刘忠正”,名同,实为两人。
渤海遗裔。其父祖辈于渤海国亡后逃往高丽国。初仕高丽,官左司郎中、知银台事。本无甚技能,然与閤门舍人行简均受高丽穆宗(998—1009)宠爱,出入驺从。即宰臣能否得见穆宗,亦为彼等制约。及康兆作乱,行简等七人被杀,忠正亡命投辽。大延琳起义建兴辽国,官行营部署。辽太平十年(1030)七月,大延琳被围困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时,他统军在外,遂遣使高丽乞援。一说仕高丽与大延琳部下之“刘忠正”,名同,实为两人。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代,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劳骨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史》有“劳骨宁”一词,为人名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布拖地区彝族,对被抢掠或买来的汉族奴隶称呼。经主子配婚安家,所生子女仍为次黑。等级地位类似※阿图阿加。原先被称为“歇仆”,含有轻蔑之意,即汉人奴隶,可被买卖或处死。后因组织起来采
蒙古宗王。一译脱脱木儿、脱脱帖木儿。孛儿只斤氏。※忽必烈弟岁哥都之子。至元十二年(1275),奉命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西北地区。次年,乘机发动叛乱,为蒙哥子昔里吉与元将忽怜击败。寻与昔里吉复暗中勾结
?—619隋时高昌王。祖籍金城榆中(今兰州榆中县)。一说为高昌王※麹坚子,隋开皇十年(590)后,嗣高昌王。一说为※麹嘉六世孙,继麹乾固之后,于隋仁寿元年(601)即位,次年改元延和。其父正室为突厥可
明代云南教化三部(即强现,今开远、蒙自一带)哈尼族首领。又作荞乍。※龙海基十六世孙。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他受元朝云南梁王命,率部赴滇黔边境堵击明军。明军进至滇东边境罗雄(罗平),率部脱离元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召其乃耳札萨克旗,或台吉爱尔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车凌纳木扎勒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西纳上寺。在青海湟中县。青海东部地区萨迦派古寺之一。元、明时期西纳部落首领及其家族,历受朝廷重视。第一代西纳喇嘛喜饶益希曾护侍元帝师八思巴返藏,元朝授其家族西纳贝本三道虎头牌,封为宗
即“爨僰军”(2590页)。
见“大策凌敦多布” (100页)。
清代内务府所设采供东珠等物的组织。清初于乌拉(今吉林市)创设打牲壮丁。顺治间(1644—1661)定,设打牲乌拉总管1员(正三品)、翼领2员(四品衔)以辖。十八年(1661),编牲丁为33珠轩,每珠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