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速惕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亦速惕、别速、别速歹。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皆出自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据《元朝秘史》,由别速台之后裔组成;一说为赤纳台斡赤斤后裔,多以前说为是。初依附泰赤乌部,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铁木真麾下著名战将哲别及迭该、古出古儿、阔阔出均出自该部。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均因功受封为千户那颜。以哲别为最著名,充征金和西征先锋,灭西辽,兵至斡罗思。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亦速惕、别速、别速歹。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皆出自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据《元朝秘史》,由别速台之后裔组成;一说为赤纳台斡赤斤后裔,多以前说为是。初依附泰赤乌部,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铁木真麾下著名战将哲别及迭该、古出古儿、阔阔出均出自该部。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均因功受封为千户那颜。以哲别为最著名,充征金和西征先锋,灭西辽,兵至斡罗思。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蒙古族。幼年出家,随咱雅班第达从事传教活动,担任其主管侍从——绥本堪布。清顺治九年(1652),陪同咱雅班第达入藏,朝拜达赖五世。十八年(1661)作为咱雅班第达的全权代表到爱呼斯
西夏官署名。掌管西夏地方道教事务。西夏汉文本《杂字》司分部有载。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意“林木中百姓”)之一。又作田列克、帖良古惕。分布于也儿的失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以东前苏联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一说此称唐代已见于突厥文碑铭,即“多览葛”。《
见“碎叶城”(2351页)。
古族名。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的※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后移耿
见“乙弗”(2页)。
五代时吐谷浑部首领之一。唐末代北吐谷浑首领,唐封大同军节度使※赫连铎后裔。历任宁朔府都督、检校工部尚书。后唐天成三年(928),受后唐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赐忠义、正卫功臣。后晋天福六年(941
见“新添葛蛮安抚司”(2381页)。
云南保山城北15公里处云岩山下的卧佛石雕像。相传为傣族于唐开元四年(716)所建,以石洞为主殿,前后两院三殿,洞宽数丈。外洞有一卧佛,长3丈,洞中塑有500罗汉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佛会,德宏境内的傣
吐蕃赤德祖赞赞普(704—755年在位)时大臣。一说此人即“赞咄名悉腊”。唐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以“大首领瑟瑟告身”名份,与宰相金告身尚钦藏等赴唐请婚,未果。三年,复使唐请婚,唐中宗以雍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