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前秦

前秦

十六国之一。氐族苻氏所建政权,故又称氐秦。东晋永和六年(350),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首领※苻洪乘后赵衰亡之机,在枋头(今河南淇县东南)自立为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欲西返关陇,旋暴死。次年,洪子※苻健遵嘱率众西进,据有关陇,称天王、大单于,建元皇始,国号大秦,置百官,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前秦。皇始二年(352),称帝。四年,击败入关的东晋桓温之军。宣布废除后赵部分苛政,缓和关中胡、汉矛盾,并与南方通关市,致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永兴元年(357),※苻坚继位后,去帝号,称大秦天王。重用汉族士人王猛等执政,整顿吏治,鼓励农耕,提倡儒学,发展经济、文化,国力增强。先后灭前燕、前凉及代国,取巴蜀,并派吕光经略西域,曾一度统一北方。辖境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括襄阳,北尽沙漠。建元十九年(383),苻坚亲统90余万大军向东晋发动进攻,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一战,大败而归。原被统治的各族首领纷起割据,国势衰落。二十五年,苻坚为后秦姚苌所杀。后子※苻丕及族孙※苻登相继即位,转战山西、甘肃,屡遭西燕、后秦、东晋军袭击。延初元年(394),登被后秦姚兴杀害,子※苻崇逃至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一带)即帝位,寻为西秦乞伏乾归遣将所杀,国亡。历6主,凡44年(若从苻洪称三秦王始,则历7主,凡45年)。附前秦帝王世系:

猜你喜欢

  • 流头节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流头日”。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该节日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六月条载:“十五日,东俗称流头日”。是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畔溪边,“浴发于东流水”,俗信能洗除身

  • 慈禧太后

    1834—1908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咸丰帝妃,同治、光绪两朝摄政者。满族。叶赫那拉氏。名兰儿。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元年(1851),被选入宫,初封贵人。六年(1856),生子载淳(

  • 阎洪达

    突厥汗国官名。常见于西突厥诸部,与※俟利发共同评议国事,参预决策和政务处理。《隋书·西突厥传》:其“官有俟[利]发、阎洪达,以评议国事。”

  • 碌雪巴·彭措森格

    见“彭措森格”(2180页)。

  • 文州蛮

    南北朝时文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州名为族称。分布在今甘肃文县白龙江南岸一带。北周武成(559—560)年间,举兵反,文州选军讨平之。有谓※廪君蛮或※槃瓠蛮之后裔。后大多与汉族或氐羌系民族融合。

  • 捏褐妳

    又记作“捏褐耐”。契丹语,意“狗头”。契丹族对“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七日(八月八日)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至中秋,移帐于埋狗头处。

  • 太学

    亦称大汉太学。西夏学校之一种。仁宗人庆二年(1145)设,仁宗亲自参加向先圣先师祭祀礼仪,对师生分别给以赏赐。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

  • 光风草

    即“苜蓿”(1332页)。

  • 苾伽骨咄禄可汗

    见“伊然可汗”(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