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僚诗

南僚诗

古诗名。1首。北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撰。是诗记述抚水州南僚人起义事件,据访问“村叟”写成,录“村叟”之言,颇有真实感。“南僚”,古族名,指居住今两广、黔南一带的僚人,与居住于四川、云贵一带的“北僚”相对而言。此处专指分布于黔南抚水州(今广西环江和黔南三都、荔波一带)的僚人,为今水、毛南、壮等民族之先民,亦称“抚水蛮”。景德、大中祥符间(1004—1016),抚水州饥民起义,史书无不污蔑为“反叛”、“寇乱”;唯是诗材料来源于民间,所记较近实情,如内称官逼民反、官军腐败无能、多次被义军痛击,而义军则神出鬼没,经常取得意外的胜利等等。为研究北宋“抚水州”饥民起义事件的珍贵文献。载于《欧阳永叔集·居士外集》卷3、《粤西诗载》卷2。

猜你喜欢

  • 阇阇秃

    见“彻彻秃”(1099页)。

  • 冯胜

    ?—1395明初将领。又名国胜,字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精于骑射。元末随父避于山中,据寨自保。至正十二年(1352),与兄国用率众归附朱元璋,备宿卫,居帷幄,参

  • 江东六十四屯

    为黑龙江以北六十四个村屯的总称。又以在黑龙江中游左岸,故又称江左六十四屯。所在北起爱珲县黑河镇东北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口,南至孙吴县霍尔莫勒津屯对岸,南北长140—150里,东西宽50—80里。居

  • ①旧时台湾土地面积计算单位。据《赤嵌笔谈》载:“台郡之田论甲。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计一甲约内地十一亩三分一厘”。姚莹《东槎纪略》也言噶玛兰人“一甲抵内地十一亩有奇”。故1甲约为

  • 乌哈尔里克之战

    17世纪中期卫拉特蒙古内部的一次战役。清崇德八年(1643),准噶尔部长巴图尔珲台吉集卫拉特联盟各部,发兵征讨哈萨克扬吉尔汗(一译江格尔汗)。以和硕特台吉昆都伦乌巴什拒不从,巴图尔珲台吉于顺治三年(1

  • 穆斯林

    阿拉伯语音译。又译穆士林或穆思林。①为“归顺者”“顺从者”之意。指顺从伊斯兰教唯一的神“安拉”(中国穆斯林或译为“真主”)旨意的人。为伊斯兰教信徒之通称。 ②有以此为人名或书名者。如阿拉伯伊斯兰著名学

  • 羌水

    古河名。即今日白龙江。《汉书·地理志》:羌道,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今甘肃文县)入白水。《水经·羌水注》:羌水出羌中参狼谷,彼俗谓之天池白水。水源有二,一支出岷山北,名桓水,东南流至羌道(今甘肃舟曲)

  • 冷木当·阿班罗勃

    清末云南贡山县第四区独龙族反土司斗争首领。因不堪察瓦龙藏族土司的剥削压迫,于宣统二年(1910),与次里组织60余人起事,拒绝向察瓦龙土司缴纳捐税。以砍刀、弓弩为武器,率众到土司驻地布尔请愿,代表民众

  • ?达犴

    即“驼鹿”。其名来源于其颈下鬃似“马缨”,蒙古语称马缨曰“��达犴”。详见“驼鹿”(1554页)。

  • 岩母部

    见“嵓母部”(2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