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朱嘉措

却朱嘉措

1738—1791

清代西藏地区高僧。藏族。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希之兄,其母为拉达克土王女。为西藏噶举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于北京圆寂,在京王公大臣及蒙古汗王等馈赠、奉献以及赙仪等约值数十万两。返藏后,其弟仲巴呼图克图将资财据为私有,遂恶其弟,潜赴廓尔喀,唆使廓尔喀王构衅。廓王借口贸易税额和质量问题,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侵后藏,其代表廓尔喀与藏官员许银贿和。五十五年(1790),因藏内兵力不足,扎什伦布寺无防范,廓尔喀人侵入西藏,掠扎什伦布寺。次年,清军入藏驱廓尔喀,廓王乞降,其于廓境畏罪自杀。

猜你喜欢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次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本部左翼中旗之东。东至西雅博克,西接额尔沁乌苏,南抵乌兰商达,北达庞克尼屯。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八年(1719),析多尔济阿喇布坦所辖人户别为1旗,令成衮札布辖之

  • 胡里改军民万户府

    元地方政区名。胡里改,清代文献作和啰噶或呼尔哈。因设于胡里改江(今牡丹江)附近而得名(或说因袭金胡里改路名)。元初于水达达女真地所设5个军民万户府之一,先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治所故址皆认为在今黑龙

  • 本卓

    藏语音译。原意为“主人批准”。西藏民主改革前,各农奴主的属民间,一般不得改变人身依附关系。但也有一些农奴主规定,其属民经交纳一定数量的财物,得到主人批准后,可同其他农奴主的属民结婚,并改属对方主人。其

  • 张澍

    1776—1847清代考据学家。字百瀹,一字寿谷、时霖,号介侯,又号介白、鸠民。甘肃武威人。乾隆五十一年(1794)举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贵州、四川、江西等地知县事。道

  • 恩克巴雅尔

    ?—1928蒙古革命党人。汉名金安喜。内蒙古乌拉特西公旗人。蒙古族。早年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1927年8月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召开的特别会议,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8年8月在乌兰

  • 董本优

    瑶语音译。部分瑶族自称。他称“大板瑶”。分布在云南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广西西林、那坡、防城和湖南新田、宜章等地。操“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 孙敖曹

    隋唐时期契丹一部落首领。初率部仕隋,授金紫光禄大夫。隋亡唐兴,与靺鞨首领突地稽俱于武德年间(618—626)遣使附唐,被唐封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诏于营州(今辽宁朝阳)城旁安置。时契丹主部尚归附突厥。

  • 苏布敦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寺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于大板镇北60里沙尔台河南阳日宝力格。初建于林西县城东8里处,规模比较大,由于巴林土地被放恳,始移建于沙布尔台河南,庙内有殿堂和僧舍。为原巴林右旗

  • 车里宣慰世系考订

    参见“车里宣慰世系”(282页)。

  • 俚人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