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惹巴惹

古惹巴惹

地域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部边界线即概里巴拉山口南。历史上为我国边境民门巴族越冬居住点。其像楔子般嵌入阿萨姆平原。地处西藏、不丹通往印度之要冲。因阿萨姆的博底亚等部落民向北侵占,后以交纳地租、赋税,租用了该地耕种。1826年英国殖民当局依“阳达布条约”侵占了缅甸的阿萨姆领土。1844年冬,英印总督派驻东北边境代办詹京斯少校以武力相威胁,压服那拉贡和达多隆两地区的张纤·萨特拉加、东达比拉加等6名门巴族代表与其签订“协议”,强行掠取了对古惹巴惹南的乌达古里的租借权。主文5条,规定英国殖民当局缴付年金5千卢比(为我国边民每年应得该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我方放弃该地的一切权利,不再对博底亚人犯有压迫行为;不再向佃农征收地租及其它收入;限定边民贸易集市点,我方边民在英属境内有不公,由英印殖民法院处理等。每年藏历十一月,由西藏地方政府派驻达旺的拉涅负责收取租金。除部分上缴西藏地方政府外,大部分租金留给拉涅、达旺寺和地方头人。1947年印度独立后,继续缴付租金直到1954年。

猜你喜欢

  • 吾秃婉部

    辽代部族名。一作吾独婉部。为辽国外十部之一(又记为辽属国),对辽时叛时服,各有职贡,犹唐之※羁縻州。辽于北面属国官中设有吾秃婉部大王府。道宗清宁八年(1062),该部惕隐(官名,掌政教)屯秃葛等请岁贡

  • 奉职

    即“阿史德奉职”(1234页)。

  • 树敦城

    古城名。又作树惇城、赤水城。吐谷浑旧都。4世纪时吐谷浑所筑。因吐谷浑旧部“树敦”而得名。故址在今青海省曲沟(一说在共和县东南)。西魏恭帝三年(556),吐谷浑遭西魏凉州刺史史宁与突厥木杆可汗合击失此城

  • 站赤

    蒙古国和元代驿传的名称。用以称司驿的站户、站官及驿站。太祖成吉思汗时始置,太宗窝阔台时有所完善,由诸千户出站户、马夫,负责供来往使臣食宿和交通工具。共设37站,并设置从和林至察合台封地、拔都封地的驿道

  • 控马

    一作空马,见“晾马”(2218页)。

  • 闪继迪

    明代诗人。字允修。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一说上元人,寄籍保山)。回族。万历十三年(1585)中举,官吏部司务。为人正直,能文善诗。作品大多清新蕴藉,构思新颖,意境开阔。常与文学家杨升庵等相互唱和。著

  • 蒲人

    古族名。又名蒲蛮。明清文献对布朗、德昂族的称谓。其俗,青红布裹头,项以青小珠贯而系之,多者为贵,无则为贱。下穿花裙,身挂花套长衣,膝下系黑藤数道。妇人绾髻于脑后,以花布围腰为裙。赤脚而行,涉水登山,其

  • 摊他哈花上

    满语音译,意为麻布纸。“花上”或作“豁山”,即纸。清代东北满族民间一种土法造纸。制法:每年盛夏,收集破衣败苎褚絮入水��打,沤之成毳,置于芦帘淋沥,并在骄阳下匀晒即成。该纸

  • 三界公

    毛南族民间最崇拜的善神。传说中饲养繁殖耕牛、菜牛的创始者。出身贫苦,幼时替人放牛度日。后根据牛的习性和山区特点发明圈养菜牛的方法,使之成为毛南族重要饲养业之一。据传自其以后,毛南族才有牛耕技术出现。亦

  • 黑津

    见“赫哲族”(2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