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利勒·速檀

哈利勒·速檀

?—1509或1510

明代天山乞儿吉思(柯尔克孜)人首领。东察合台汗国阿黑麻汗(一称土鲁番王)之子。明弘治十七年(1504),父卒,兄弟为争夺汗位内讧。长兄满速儿汗继位后,受排斥,西奔天山乞儿吉思处,被拥立为首领(一说监治官)。继而,同母兄萨亦德(赛德)汗也投归之。曾与伯父马哈木汗发生争执。越4年,以满速儿汗率军从察力失和土鲁番出发来攻,与萨亦德汗集合乞儿吉思和蒙古士卒据险固守,被满速儿汗败于察隆察克,率部分属众逃往费尔干纳,欲找到伯父马哈木汗,并望得到费尔干纳地区监治官沙亦䭷汗善遇。至阿黑昔(一说是安集延),被沙亦䭷汗之堂兄弟札你·别汗处死。

猜你喜欢

  • 飞鸟使

    吐蕃传达信令的官名。“飞鸟,犹传骑也”。此官(使节)主要骑马速传,故谓“飞鸟使”。遇紧急信令,则插上金箭,以示急件,飞鸟使则加速传送。敦煌吐蕃文献中有关于飞鸟使在敦煌至吐蕃本部间传递军政要件的记载。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之东。东至卓克乌苏接本部左翼中旗,西接军台,南至哈沙图,北接本部左翼右末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墨尔根岱青车棱来归,三十年,授札萨克

  • 古北口

    一作“虎北口”。关隘名。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长城要口之一。古为北军进兵幽州常取之道。关口两旁山势陡削,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清康熙时(1662—1722)曾设直隶总督,驻此。

  • 撞丁

    南宋壮族兵丁称谓。亦称撞军。《续资治通鉴》卷110提及:绍兴二年(1132)闰四月,“会张宪与撞军统制王经皆至, (杨)再兴屡战,又杀(岳)飞之弟翻”。证明当时“撞军”曾隶属于岳飞部。又李曾伯《可斋杂

  • 和木楚热

    犴腿皮靴子。鄂温克语音译。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狩猎穿的传统靴子。有带毛和去毛两种,此为带毛者,冬季穿用既保暖,又结实;去毛者称“奥老西”,夏季穿用。

  • 壮大

    亦作状达、专达等。满语音译,汉译“什长”,即十户或10人之长。清初满洲等族居民住户中和军事组织中基层单位的管辖人。(1)满族村屯居民中,每以10户立一长;遇出猎,亦以10人立一长。于游牧部落蒙古中,制

  • 恩达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银谷口”。原为喀木地,名恩达寨、一名恩达塘,东邻昌都,南至怒江溜索桥,西界硕督县,北接西宁,西南毗波密。历为察木多呼图克图辖地。设仓储巴1人,钤束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于

  • 循化厅

    见“循化”(2258页)。

  • 於陆王

    晋代匈奴官号。为十六王之一。分左右。位在左右奕蠡王(汉代称谷蠡王)之下,左右渐尚王(汉代称渐将王)之上。为单于辅臣。皆由单于子弟充任。

  • 斛斯氏

    高车姓氏。本漠北高车一部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述:“斛斯氏其先居广漠,代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归北魏后以部名为氏。原作斛粟氏,后改斛斯氏。初居于代北(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