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里杂特

哈里杂特

清末新疆少数民族官员。伊犁人。维吾尔族。咸丰四年(1854),担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头等台吉。因私占官地、强迫属下农民代交粮赋,被革去所授散秩大臣及阿奇木伯克职衔,降授三等台吉。

猜你喜欢

  • 福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福三卫,满洲源流考》作斐森卫。永乐三年(1405,一作四年)八月,古儿伐里女真首领买罕等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以买罕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在今黑龙江下游左岸普

  • 内稽部

    契丹早期部落名。唐初内附。据《新唐书》,武德二年(619),唐以其部置辽州,初治燕支城,后徙治营州城。贞观元年(627),唐改辽州为威州,治良乡之石窟堡,隶幽州都督府,领契丹内稽部户。

  • 达赖汗

    ?—1701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藏名丹增达赖,又称热丹台吉、衮楚克 朋楚克。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长子(一说为固始汗子,误)。清崇德六年(1641),固始汗夺据西藏后,受命率蒙藏联军镇压工布地区噶

  • 译长

    汉西域诸国官名。位在王、侯、将、都尉、君之下。主司传译与奉使。一国中少则1人,多则4人。又,汉黄门中亦设有此官。

  • 伯咄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

  • 帕忽

    见“剖阿里”(1905页)。

  • 实里薛衮

    契丹语音译。冠名。《辽史·国语解》谓“祭服之冠,行拜山礼则服之。”辽朝以祭山为大礼,服饰尤盛。祭山时,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

  • 惠远城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首。乾隆二十九年(1764)建。为伊犁将军驻地。并驻有参赞大臣、理事同知、抚民同知等官,满营士兵4370人及其家属。同治十年(1871)沙俄入侵毁城,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

  • 答阑捏木儿格思

    元代地名。又译答兰捏木哥思。位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南。蒙古国建立前,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4部塔塔儿人居该地。宋嘉泰二年(1202),为铁木真(成吉思汗)所灭,并入蒙古。

  • 龙龛手鉴

    即“龙龛手镜”(5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