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国论勃极烈

国论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国论”意为“国”, “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国家级的官长”之意。在勃极烈系列中是级别较高者,仅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金史·国语解》谓:“尊礼优崇得自由者。”类似汉官制的三师、三公及宰相之类。收国元年(1115)七月,阿骨打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为其中之一,国相完颜撒改首任此职。后完颜杲、完颜宗翰等人皆曾任此职。天会十年(1132)四月,金太宗调整诸勃极烈时,此职又分左、右二种,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相当左丞相),完颜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右丞相)。此职还与忽鲁勃极烈或乙室勃极烈合称而为国论忽鲁勃极烈或国论乙室勃极烈,如收国元年十一月,撒改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阿离合懑为国论乙室勃极烈。天眷元年(1138),颁行汉化官制后废止。

猜你喜欢

  • 喜马拉雅山

    山名,又作盘山。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南缘和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境内。其脉自帕米尔高原起,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为一条东西向的孤形山系,全长2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由北至南分为锡

  • 吐蕃天子功德布施录

    敦煌佛教文献。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系官员奉命代吐蕃赞普向沙州寺院做功德放布施之文牍。其内容是:“牛年仲春四日,吐蕃天子做功德,经常所献供品是:于沙州寺院布施油灯。于沙州普光寺,四日晚,寺户杨当、

  • 敖尔克齐

    鱼肉干。赫哲语音译。亦称“才尔嘎查”。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鱼、兽肉是赫哲人旧时的主要食物,为保证常年和灾年有肉可吃,他们将捕鱼旺季捕得的鱼晒成鱼干储存备食。晒鱼干多在风多、凉爽、气候干

  • 诸行官都部署院

    契丹官署名。契丹开国初,※耶律阿保机于天赞元年(922)创※宫卫制(斡鲁朵)。新帝即位,置专有宫卫,宫卫内“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构成独立军事、经济单位。主要任务“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

  • 三朝北盟会编

    书名。编年纪事本末类史书。南宋徐梦莘撰。250卷。成书于绍熙五年(1194)。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对金和战事,故名。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军清江县(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

  • 迪里古

    见“萧敌鲁”(1998页)。

  • 唐兀惕

    见“唐兀”(1923页)。

  • 斗卡

    僜语音译。旧时流行于僜人地区的习惯法之一。当发生偷盗、抢劫、私通及其它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时,按传统习惯,受到伤害一方有权强行罚取肇事者的财物作为赔偿和惩罚,称“斗卡”。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一定作用。

  • 解爱娄

    即“解忧”(2373页)。

  • 阿剌嗔

    即“哈剌嗔”(16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