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目

土目

小土官名。 ①清朝对少数民族小头领的统称。如《清史稿·费扬古传》附传载:“雅陇江滨瞻对,喇滚,革布什咱,绰斯甲布,诸土目各率所属户投诚。奏请授五品安抚司,其副为六品土百户。从之。”又如《清文献通考·职官二》载:乾隆三十年(1765)云贵总督扬应琚奏:“土目倾心,相继输诚。②清朝授予一些少数民族小头领的称号,无职衔品秩,无印信、号纸,仅给委牌,命管数个村寨,相当于土百户。如云南思茅厅攸乐土目刀氏,仆蛮寨土目先氏;腾越厅滇滩隘土目柴氏,保山县卯照土目段氏等。台湾府在高山族地区设土目,使其约束“蕃社社众”。四川松潘厅羊洞、达弄、车拜、香咱、咨马等地所授土百户至民国时称土目。 ③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土官亲族和所属小支头人,一般称土目,有的自称土司或土官,政府亦认可,但无职衔品级,是大土官的支柱,并受其保护。明末清初,封建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对少数民族上层势力采取“化整为零”策略,大部土官、土司被免职、裁汰、停袭,而众多土目不仅保留,还大量增设,以便利用其统辖土民,征收方物特产,催缴赋税、马匹,有的因搜刮侵吞土民财产逐渐强大,称霸一方,独专管区内一切事物,自行世袭。

猜你喜欢

  • 乌者

    即“仆散忠义”(319页)。

  • 郁林郡

    古郡名。因“郁林江”流经而得名。①汉置。三国至隋因之。汉属交州,三国、晋、南朝宋、齐属广州,统布山等县,治布山县(今贵县);南朝梁、陈属南定州,隋属扬州,统郁林等县,治郁林县(今贵县)。 ②宋置,属广

  • 西陲总统事略

    书名。初称《伊犁总统事略》。原为汪廷楷辑编,后经祁韵士改订,嘉庆十三年(1808)由伊犁将军松筠审定。全书12卷。一卷叙清廷统一天山南北及伊犁设防兴屯经过。二卷为天山南北路图说。三卷叙南北路境域、山水

  • 阿迭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阿典。来源于部名。在辽代为熟女真的一支。后改汉姓曰雷。

  • 广西昭忠录

    书名。人物传记。8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被广西各民族义军击毙镇压的清朝文武官员及地方豪绅。为研究近代广西及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

  • 九大白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咸同起义”(1617页)。

  • 佑宁寺观经会

    亦称观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土族传统庙会。流行于青海互助县等地。每年夏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六月初八至初九日举行。届期佑宁寺喇嘛每天要三次到经堂念经,法台两次到经堂讲经。正月初八与十四日两天举行喇嘛

  • 完颜守纯

    ?—1233金大臣。本名盘都。女真族。完颜氏。金宣宗※完颜珣次子。贞祐元年(1213),封濮王。历任殿前都点检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权都元帅、枢密使、平章政事。兴定元年(1217),授世袭东平府路三屯猛

  • 灵崇寺

    内蒙古伊克昭盟达尔哈特部的召庙。俗称再生召。清乾隆元年(1736)建,位于札萨克旗东偏南25里。供奉成吉思汗遗像。规定庙内喇嘛必须由达尔哈特部人充任,是为该寺不同于一般寺庙之处。庙中地位最高者为沙布隆

  • 别失八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宰相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作伯什巴里,并云:庭州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突厥语“伯什”为五,“巴里”为城。元初为西北重镇。宪宗元年(1251),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